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教学,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我们的教学经验,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反思呢?
“观照”是佛家用语,是五大般若(智慧)之一,指“静观世界以智慧而照见事理。”是“用心光向心中看,向心中照”之意。而文学批评中常用变换角度审视的方法,帮助读者对作品进行深入领悟,将其引入语文课堂,是否可以改变小说阅读中一成不变的“背景交代—情节梳理—形象分析—语言揣摩”套路呢?课文三千六百多字,是日常阅读量(千字文)的两三倍,必须一个课时完成;初三学生的小说阅读知识早已具备,小说阅读经验已然不少,我便由此作了一个尝试,感觉此课教学还是颇为成功的。成功之处在于:
一、结构清楚,主线分明。围绕如何看待“香菱学诗”的圆心,展开丰富的多维观照,深入的文本对话。一个“主问题”串起方方面面,绝不旁逸斜出。
二、资料翔实,运用到位。深入理解文学名著对十几岁的中学生是很困难的,教师必须在事先研读的基础上,掌握最管用的资料,或者将资料转换成中学生能接受的方式,以供其在阅读阻塞处当钥匙用,方可帮助学生释疑解惑。
三、尊重个性,鼓励体验。文学作品阅读最是见仁见智的,读者往往在变换角度中有自己独特的发现,这也需要教师给予极大的尊重与包容。只要合情合理,都应该被肯定。
阅读教学究竟有何意义?我想,主要是让学生在其间获得人生与表达的借鉴,倘能激发起学生课余阅读的热情,那就是意外收获了。而千篇一律的文体教学显然不能还阅读教学的本来面目,因为作品千差万别的个性,怎么能用统一的阅读方式解读呢?
这节课也留给我一个进一步探索的问题:如何引导男同学用心欣赏《香菱学诗》,由此派生如何引导女生愿意欣赏《智取生辰纲》呢?
本次活动由谈话引入,幼儿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梦中的情景。在学习诗歌时候,我采用分片段的学习,小草—小花—白云—小朋友的梦。本诗歌相对来说句式结构简单、对称,幼儿基本上都能朗朗上口。配上动作,一起来朗诵诗歌。最后,请幼儿对诗歌进行了仿编并且把仿编内容来朗诵。但还是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
1、环节上基本流畅,但整首诗歌句式过于简单,对于小班下学期的幼儿应该提升难度。
2、在仿编中只是说出了事物的一种颜色,比如:葡萄,不仅仅只有紫色也有绿色的。局限了幼儿的想象力。
3、活动中一直都是用____爱做梦,梦是______的句式进行创编诗歌。目标有些偏离。
调整:
1、选材应该注意年龄段,多考虑。
2、目标三应适当调整:发挥想象力,初步尝试用____爱做梦,梦是______的句式进行创编诗歌。创编时不要局限幼儿想象力。
一、抓主线,帮学生理清思路
本文记叙的是常见的生活小事。内容集中,语言朴实,对话较多,玲玲的情感变化:高兴(画好作品)---难过、着急(弄坏作品)---满意(画更漂亮)是本文重要的线索,爸爸富有哲理的话语是课文的主题所在。在课堂伊始,我就引导学生理出了文章的情感线索,在教学中牢牢抓住这条线索,使全文脉络清楚,豁然开朗,就拨云见日般明了了。
二、抓朗读,读中体会,体会中朗读
一开始,自由读文,检查生字认读;然后听看动画片读文,理清线索,两次对课文的整体阅读和把握,各有各的任务,层层逼进文章。
在教学过程中,我紧跟“读(走进文本)---多形式地悟(理解文本)---再带着感受读(表现文本)”这一最基本的语文教学理念,根据文本的特点和孩子们的表现特点,我设计了表演读(读玲玲和爸爸的对话时)、推前想后体会读(如读玲玲“哇”地哭了起来的句子时)、加提示语读(如读玲玲哭着说话的句子时)、抓重点词理解读(如理解“仔细地”一词时)、背诵爸爸意味深长的话等等,多形式的读使学生读得自然,读得开心,读得意味无穷,读得“爱不释口”。课堂上琅琅的读书声不绝于耳,学生边读边感悟语言,同时对人物心情变化的理解水到渠成。
上周三上了《卖木雕的少年》第二课时,这篇课文试教了两个班,最后在自己班级开课。虽然课题一样, 在上节课中,发现学生的品词品句能力未能如常发挥,甚至有点迟钝的感觉,究其原因,发现是“课文未熟就开讲”闯的祸。“课文不熟不开讲”是自己最强调的,但这次的公开教学却过多地把精力集中在第二课时的设计上,考虑的是如何在这节课中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呈现他们的思维的条理性、严密性;是如何使教学更完整、多样、有特色。
这节课较满意的有以下几点:
一、课堂学习氛围浓厚,学生学习激qing高涨;学生朗读教到位,教学预设基本达成。
二、始终抓住“沉甸甸”这条主线展开教学,最后让学生体会非洲少年对中国朋友的友情,可谓本课的一个亮点。
三、板书设计教有新意,为学生感知文本信息提供了渠道。简洁的文字,表达出文本的感情和内涵。
四、俗话说:“编筐编篓,全在收口。”课文总结,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不可忽视。通过总结,学生明白了爱不分国界、不分语言、不分肤色。有效使用了课文前的单元说明,做到了取之于文用之于文。
这节课存在不足的有以下几点:
我忽略了第一课时的铺垫作用,学生第一课学习任务松了,只要求读通全文,掌握生字就行了,没有给学生进行初步复述或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思考、阅读的过程。假设学生在多次的阅读思考中能初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文写“我”正要买一个心爱的木雕象墩时,考虑到象墩太大,行李超重,不得不放弃购买。傍晚,卖木雕的少年找到“我”住的宾馆,等候我,为我送来一个一模一样的木雕小象墩,并不收我的钱,还说中国人是他们的朋友。)相信第二课时呈现出来的效果将大不一样。
一、是没有整体感知课文就深入研读,没有给予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进入文本。
二、是有了以上了解文本、整体认识文本的铺垫,在第二课时的学习中学生才能真正走进文本,才能敏锐地搜索描写人物的言行举止的句子,并通过迅速捕捉关键词语去体会、感受蕴涵其中的人物的精神品质。
三、是让学生默读第10自然段然后划出描写少年等待的词语,这里提问不明确让学生摸不着头脑。可 这样难度会降低,目标会明确,预设也能生成。
四、是学生在撰写小练笔——“想想人们会怎么夸他,你有什么心里话想对他说”时,似乎非常词穷。原因在于无非就是说少年你真棒,真了不起,真伟大。千篇一律,没有深刻的思想性。可以更改为,帮“我”写一封感谢信给少年,这样也许会好一点。
就课堂教学而言,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致力于发现缺陷和不完美,知道不完美以后,我们又愿意不完美,我们期望通过不断的努力追求和实现完美。这就是对课堂教学”不满意“的态度。正视这种“不满意”的态度,使我们不断获得改进教学的动力,使我们的课堂教学越来越趋于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