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语文作文 > 作文体裁 > 演讲稿 > 就职演讲稿 > 城镇工作会议上演讲范文【汇编6篇】正文

《城镇工作会议上演讲范文【汇编6篇】》

时间:

城镇工作会议上演讲范文(通用6篇)

城镇工作会议上演讲范文 篇1

今天这次全市重点工作推进会议,是经市委会研究决定的,主要目的是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近期召开的一系列重要会议精神,学习贯彻省委书记谢伏瞻、省长陈润儿在有关会议上重要讲话精神,对去年在全市重点工作中表现突出、贡献巨大的单位进行表彰嘉奖,对产业集聚区和服务业“两区”建设进行点评总结,对当前经济运行情况进行分析部署,动员全市上下进一步认清面临的形势,切实增强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感,鼓足干劲,狠抓落实,确保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

刚才,李公乐市长代表市委、市政府分别从工业经济、产业集聚区建设、服务业“两区”建设、经济运行等四个方面讲了非常好的意见,对下一步工作进行了具体安排部署,各县区、各部门要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会议还对过去一年在经济社会发展、四项重点工作、工业经济发展等方面表现优异的单位进行了表彰,希望受到表彰的县区和部门再接再厉,再创佳绩。

借此机会,我再强调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关于经济工作

前段时间,我和李公乐、史根治、江文玉同志分别随四个组参加了全省重点项目暨产业集聚区建设观摩点评活动,在路上聆听了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一些意见和看法。同时,在全省产业集聚区建设工作会议上,省委书记谢伏瞻、省长陈润儿分别发表重要讲话,对产业集聚区和一季度的经济工作进行了点评,对下步重点工作进行部署,这为我们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会议结束后,我们通过与兄弟市建设情况的对比分析,共同的感受是:有欣喜、有感触、有收获。

所谓有欣喜,就是要看到自身的优势,进一步坚定发展信心。优势主要体现在:一是从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看,我市主要经济指标总体基本向好,同去年一季度相比略有提升,经济运行比较平稳,没有大起大落,相关指标也比较匹配。二是“三区”建设始终处于全省前列,我市连续7年获黄淮四市片区第一名,3个产业集聚区获得全省“十快”产业集聚区,9个产业集聚区被评为一星级产业集聚区,1个服务业“两区”获得全省“十强”服务业“两区”,1个服务业“两区”被评为二星级服务业“两区”。三是产业集聚度比较高,各个产业集聚区主导产业非常鲜明,都形成了相对完整的产业链,产业集聚区工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80%。取得这样的成绩,确实弥足珍贵。这充分说明,我们近年来选择的发展思路路径是正确的,采取的发展重点举措是有效的,理解落实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是到位的,务必倍加珍惜,坚定不移往前推进。同时,这些优势也奠定了商丘长远发展的基础。相信我们只要沿着这条正确的路子走下去,一张蓝图绘到底,商丘的发展大有前途。

所谓有感触,就是要看清自己的差距和不足,进一步增强发展紧迫感。差距在哪?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我市没有进入20xx年度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考核先进省辖市行列,综合指标位次在全省后移。二是我市主要经济指标在黄淮四市排名后移,去年生产总值总量、增速在黄淮四市排名靠后。三是发展后劲不足,固定资产投资下降,特别是工业项目投资、产业集聚区工业项目投资下降。作为一个工业化程度不是很高的农业大市、人口大市,固定资产投资下降,对商丘的长远发展是非常不利的,要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四是县域经济整体综合实力还比较落后。近年来,我市县域经济发展势头很好,在全省创造新鲜经验,但同先进地区、先进市相比,综合实力还是不强,在全省位次比较靠后。这些都需要我们认真反思,清醒认识,加压奋进,全力以赴,迎头赶上。

所谓有收获,就是要学习别人的长处和经验,进一步明确努力方向。通过观摩学习,确实学到了兄弟市产业集聚区发展的一些经验和做法,找到了标杆,明确了方向。比如郑州的高端服务业发展、洛阳的创新产业发展等,再比如在全省产业集聚区建设工作会议上发言单位的经验做法,都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借鉴。郑州、洛阳的发展层次、发展水平,我们可能一时半会达不到,但要下定决心朝着这个方向、这个层次而努力。我们要深入学习,注重总结,查找问题,研究对策,进一步把我们的工作做好做实。

关于经济工作,公乐同志都讲得很全面、很具体了。这里,我再着重强调四点:

第一,要全力完成各项目标任务。从一季度的经济运行情况看,生产总值增长8.3%,没有完成年初制定的8.5%的预期目标,而且10县区中有5个没有达到全市平均水平,仅有4个县区超过、1个县区持平,实现上半年时间过半、任务完成过半目标任务的压力很大。对此,我们必须时刻保持忧患意识,始终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完成今年各项目标任务作为关系全局的突出任务来抓,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总引领,以招商引资、创新创业“双轮驱动”为主要动力,坚定信心、保持定力,持续求进、好中求快,大干第二季度,全力以赴做好工业经济运行、现代服务业发展、要素保障、挖掘消费潜力、科学推进新型城镇化等各项工作,确保实现上半年时间过半、任务完成过半的目标。

第二,要推动“三区”建设全面升级。“三区” 特别是产业集聚区已成为全市发展的重要载体和新的经济增长点。首先,要明确目标,就是要争星晋位。明年产业集聚区要消灭空白点,全部进入星级行列,具备条件的力争进入二星行列,做大做强产业集聚区,使之成为推动商丘经济社会发展最有活力、最有竞争力、最有带动力的平台载体。这方面,民权县、虞城县、梁园区、夏邑县产业集聚区条件逐步成熟,要找准薄弱点,合力攻坚,争取早日进入二星级产业集聚区行列。同时,服务业“两区”也要争取更多进入一星级、二星级服务业“两区”行列。其次,要下定决心二次创业,就是要转型升级。当前,我市“三区”特别是产业集聚区已发展到一定的规模和层次,具备一定的优势,正处于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努努力,往前冲一冲,就能破茧化蝶、实现蜕变;松一松、缓一缓,就可能“一蒿松劲退千寻”,被超越过去。因此,全市上下特别是各个县区、产业集聚区、服务业“两区”,必须树立危机意识,以二次创业的精神状态,寻求突破。那么突破点在哪里呢?陈润儿省长在全省产业集聚区建设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产业集聚一个是纵向产业链完整,一个是横向供应链完整。在纵向产业链上,我们还有一些差距,怎么把产业链做完整。比如,夏邑产业集聚区在这次观摩中虽然获得片区第一,也形成了从纺纱、织布到印染、成衣的完整产业链,但印染、成衣环节比较薄弱,如果把这个环节做大做强,那么进入二星级产业集聚区也就指日可待。在横向供应链上,就是要提供从研发到销售整体的服务,在“微笑曲线”两端发力。在这方面我们也有一定基础,要进一步深化研究、延展提升。转型升级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主导产业的拓展。比如民权产业集聚区,原来只是电冰箱、冰柜生产,现在拓展到冷冻车、集装箱等方面。还如,虞城县产业集聚区,原来主要是钢卷尺产业,现在往五金工具、厨具方面拓展,这本身就是一种突破。我们要在这方面下更大功夫,进一步聚链、延链、补链、强链,做大做强主导产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拓展提升。第三,要提质增效,就是要在壮大规模的同时,追求更好效益、更好质量。和先进产业集聚区相比,和二星级产业集聚区的标准相比,我们的产业集聚区主要差距体现在税收收入上。我们要按照新的发展理念的要求,进一步突出集群集聚发展,优化要素配置,拉长产业链条,壮大主导产业,着力构建“三城五基地”现代工业产业体系,将速度优势、规模优势转换为质量优势、效益优势,提升产业层次和核心竞争力,增强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推动产业集聚区向更大规模、更高水平、更好质量发展。

第三,要切实抓住主要矛盾。当前影响经济稳增长的主要问题是固定资产投资乏力,特别是工业项目投资乏力。工业经济是一个城市发展的重要核心支柱,地位是不可动摇的。工业项目投资不足,意味着我们的发展后劲不足,这是我们工作的一大短板。同时,各个县区发展也不平衡,部分县区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减少,甚至有两个县区是两位数的负增长,拖了全市的后腿。希望有关县区要认真对照查摆,对症下药,尽早补齐短板,为全市发展大局做出更大贡献。抓投资,关键是招商引资,这是关键一招。实践证明,通过开放招商推动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借助外力加快发展,这是根本出路。一要超前谋划。要重点围绕我市“十三五”规划确定的“三城五基地”的产业发展目标,围绕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的中心城区要“依托大交通、构建大物流、发展大产业、促进大发展”的枢纽经济战略,进行谋划,精准招商,不断提升招商质量和效率。二要注重创新。要树立新的发展理念,更加注重促进传统产业升级改造,更加注重质量效益,更加注重引进项目质量,有选择性地进行招商,着力引进能够提升品位、符合产业政策和方向的创新性项目,不能“剜到篮里都是菜”。三要用好政策。要积极对接国家、省“十三五”规划,认真谋划一批事关商丘发展的大项目、好项目,真正把政策红利放大,尽早产生效益。比如,黄河故道流经我市3个县,市里总体牵头,3个县怎么呼应包装项目,开放招商。在国家十三五规划盘子的,只要项目包装的好,招商并不难。四要招才引智。招才引智是招商引资的重要内容。我们要认真落实去年市委市政府专门下发的关于人才工作《实施意见》,把各项扶持政策兑现到位,真正形成重视人才、爱惜人才、用好人才的浓厚氛围。

第四,要大力营造干事创业氛围。最近,有不少领导同志向我反映,有人写信反映某某领导的问题,组织上找他谈话了,感觉有些委屈、受不了,要撂挑子,不敢作为。对此,我强调三点:首先,自己要正确对待。新常态之下,在全面从严治党的背景之下,有信件反映一些问题,组织上进行核查,这是正常的工作程序,也是对干部负责的态度。“心里没有鬼,不要怕鬼敲门”。自己要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正确对待。现在培养领导干部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心理测试。去年,我们已经将此作为后备干部考核的一个重要内容。作为领导干部,如果连这点压力都承受不了,一点定力都没有,心理素质太差,这说明你不具备一个领导干部的基本素质。同时,要继续坚持原则,“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用自己的作为回应不实的诬告。反之,如果因此而泄气,不敢坚持原则,不敢作为了,或者从此萎靡不振,这不正中了一些心术不正的人的阴谋了吗?其次,组织上要旗帜鲜明保护干事创业的好干部,为他们撑腰鼓劲。只要出于公心,不谋私利,要宽容失误,允许试错。纪检监察部门也要旗帜鲜明履行职责,既要严肃查处腐败分子,也要保护干事创业的干部。对于恶意诬告、诽谤的,对于不实之词,要认真核查,依纪依法追究相关诬告者的责任,以此树立良好风气,保护好干部的积极性。第三,要树立正确选人用人导向。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对此,市委旗帜鲜明地亮出观点,就是要选敢于作为的人,用敢于担当的人,让那些有锐气、勇作为、敢担当的干部有用武之地,让那些不想为、不能为、不敢为、不作为的人该挪位的挪位,该查办的查办,以此营造风清气正的从政环境,让大家放心大胆工作,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关于脱贫攻坚

中央和省委对脱贫攻坚工作高度重视,先后作出一系列的安排部署。省十二届人大六次会议之后,省委立即召开省级领导干部联系贫困县工作动员会议,对做到当前的脱贫攻坚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总的来看,全市扶贫工作会议之后,全市上下行动迅速,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取得一些进展。但是,我们也不能估计过高,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形势不容乐观。最近,市委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对全市的扶贫开发工作进行了督导,同时也按照第三方进行抽查的模式对近一阶段的工作进行了普查,反映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从识别情况看,不精准的问题比较突出;从建档立卡看,相关数字不全、不实、不真的情况还存在;从驻村帮扶看,能力不足,责任心不强的问题十分突出。对此,我们必须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正视不足,补齐短板,采取超常规举措,拿出过硬办法,主动担起责任,层层传导压力,级级压实责任,举全市之力,扎实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合力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一是认识要再提升。脱贫攻坚不仅是重大经济问题,也是重大政治问题,是我们必须承担起的重大政治责任。从省委脱贫攻坚督导反馈的问题看,我市一些地方党委政府对脱贫攻坚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够到位,“上热中温下冷”的现象十分突出,市委高度重视,县里一般重视,乡镇、村基本不重视;有的还停留在送钱、送物的层面上,对中央和省委扶贫攻坚举措的把握还不够准确。对于脱贫攻坚工作,省委省政府向中央递交了责任状,市委市政府向省委递交了责任状,县委县政府也向市委递交了责任状。“军中无戏言”,不脱贫就脱“帽”,这不是小事,不可掉以轻心,这点毫不含糊。各级党委政府要有基本的敏感性、政治觉悟和责任感,充分认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性、艰巨性和紧迫性,切实把扶贫开发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来抓,直面问题,勇挑重任,克难攻坚,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二是理解要再深化。指出:“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现在我市脱贫攻坚最大的问题就是不精准。我们要反复领会,精准精准再精准,进一步深化对扶持对象、项目安排、资金使用、措施到户、因村派人、脱贫成效“六个精准”的理解,加快由“大水漫灌”的粗放式扶贫向“定点滴灌”的精准式扶贫转变,真正实现对扶贫资源的精确化配置,对贫困户的精准性扶持,对贫困人口的精细化管理。三是基础要再打牢。信息识别是扶贫攻坚的基础,必须细之又细、一丝不苟,决不可大而化之。刚才我讲到,尽管我市投入很大力量、做了很多工作,但从了解的情况看,建档立卡信息还不够准确,精准扶贫的基础还不够牢固。各县区要进一步把建档立卡做扎实、做细致,定期对建档立卡贫困村、贫困户和贫困人口进行动态核查,把致贫原因分析清楚,为精准施策打下坚实基础。要切实发挥好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的作用,坚持识别标准,创新识别方法,逐家调研、逐户核对,既要敢于较真碰硬,又要深入细致做好矛盾化解工作,把不应成为贫困户的识别出去,把真正的贫困户识别进来,做到应扶尽扶。四是措施要再务实。脱贫攻坚战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把精准施策做实做精准。要坚持一户一策,根据进村入户“识贫”的结果分类扶贫,做到“一户一本台账、一户一个脱贫计划、一户一套帮扶措施”,不能大水漫灌,确保如期实现脱贫目标。五是领导要再加强。首先,县委书记、县长要亲自挂帅,切实履行好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勇于担当,敢于负责,对脱贫攻坚工作亲自部署、亲自协调、亲自落实,扎实做好精准识别、进度安排、资金使用、人力调配、推进实施。其次,派驻第一书记和包户责任人必须要称职。在这次抽查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第一书记不称职,一个月在村里待不了几天;包户责任人不负责,对包户情况掌握不全、不准。对于不称职的第一书记和包户责任人,要尽早调整;对于不按要求工作、不作为乱作为的,在对本人问责的同时,还要追究派出单位领导的责任。其三,要加强基层“两委”建设。在抽查中了解到,一些基层“两委”班子软弱涣散,当不了带头人,更难以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有的还空缺。组织部门要抓紧了解情况,尽快充实加强,选好配强带头人,更好地带领贫困群众走出一条致富路子。其四,要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整肃不作为。加强督察问责,特别是“四个不为”专项治理要从脱贫攻坚具体的事项中抓典型,把导向立起来、严起来。对落实不力的部门和地方要进行责任追究,对未完成年度减贫任务的县区和乡镇,要视情况约谈批评、公开通报,问题突出的要进行组织调整。要将扶贫第一线作为历练干部的战场,鼓励有作为,整肃不作为,真正凝聚起攻坚脱贫、干事创业的强大正能量。

三、关于社会大局稳定

没有稳定的大局就没有发展的大局。当前我市稳定形势总体是好的,在重要的时间节点上没有给中央和省里添麻烦,但非法集资、房地产纠纷等影响社会稳定的隐患依然存在,有些问题还比较突出。各级各部门要高度关注社会稳定工作,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像抓发展一样,把稳定工作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守土有责、守土尽责,警钟长鸣、常抓不懈,有效防范各类风险,力争少出事,坚决杜绝出大事。一要深入抓好信访稳定工作。要建立健全化解各类风险工作机制,严格落实领导包案、三级接访等制度,畅通信访渠道,注重依法化解社会矛盾,有效化解征地、拆迁等信访积案。要创新社会治理,加强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深入开展打防违法犯罪专项活动,始终保持高压态势。要加强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让人们远离非法集资,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和监管部门责任,分类处置和依法解决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非法集资问题,加快涉案款物的追缴工作,最大限度地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利益。二要深入抓好安全生产。目前我市安全生产整体态势不错,没有出现大的问题。但是我们仍然要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做到警钟长鸣。要巩固去年“三查三保”专项活动成果,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进一步深化加油站、危险品仓储运输等重点行业重点领域专项整治,深入排查和有效化解各类安全生产风险,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要抓好以秸秆禁烧为主要内容的安全防火工作,严格落实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确保不发生火灾事故和污染事件。三要深入抓好食品药品安全。食品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随着夏季的到来和气温的不断升高,极易发生食品安全事件。我们要以对人民群众健康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积极应对食品安全所面临的形势,突出预防,加强监管,强化措施,切实把食品安全工作这项“民心工程”抓紧抓好,确保消除隐患、不留死角,确保不发生重特大食品安全事故。

同志们,面对复杂严峻的形势和艰巨任务,我们一定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坚定信心,加压奋进,千方百计抓好各项工作落实,确保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确保上半年时间过半、任务过半,推动我市各项工作上台阶、上水平。同时,希望同志们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持续深化作风建设,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切实管好自己、抓好班子、带好队伍,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慎独慎微,既要干成事又要不出事,着力营造政治上的“绿水青山”,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城镇工作会议上演讲范文 篇2

同志们:

市委、市政府决定召开这次全市城镇化工作会议,目的是传达贯彻省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研究制定我市城镇化工作意见,安排部署今后城镇化发展措施,力争在全市掀起新一轮城镇化建设热潮。下面我强调三点意见。

一、认真总结我市城镇化发展的特点

近年来,尤其是“十五”以来,我市围绕“领先”的整体目标,把加快城镇化作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城镇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可以说,无论是新城区开发、老城区改造还是小城镇建设,都有大变化、新亮点、好经验,城镇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巨变,显现以下五个特点:

一是城镇规模不断膨胀,城镇化水平日益提高。近年来,市、县、乡三级都十分重视城镇化建设,极力打造城镇这一承载工商业发展的载体、蕴含文化的容器,构建加快发展的大舞台。目前,市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达平方公里,市区非农业人口达到万人,分别比年增长平方公里和万人。全市县城建成区面积达平方公里,比年的平方公里增加平方公里,建成区总人口达万人。市区规划并开始建设平方公里的新城和工业城,目前,城市框架正在拉开,朝着建设豫鄂皖三省交界处的区域中心城市和豫南重点城市方向发展。县规划了平方公里的东城区,一期开发平方公里区域内各项建设进展顺利,形势喜人;县城市建设力度不减,年,县城框架拉大到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万,城镇化水平达到;县按照“一河两线三水四片”发展构想,城镇建成区面积扩大到平方公里,县城区人口达到万人,城镇化率达,分别较年增长了、;县城规模达到平方公里,人口达到万人;县按照“三纵三横”发展思路,县城面积由原来的平方公里扩大到平方公里;县把饮马港入淮口段平方公里水域改造成的“东西湖”,既提升了城市品味,又扩大了面积;区五路沿线开发如火如荼,并积极开辟城区向南挺进的新天地;县大力开发城东新区,扩大城区面积;区加大了旧城改造和浉河南岸改造开发力度;县不仅扩大了县城面积,而且建出了山城特色;新区开发建设经过几年的蕴育,已经进入快速发展期。全市小城镇建成区面积达平方公里,比年的平方公里增长了平方公里。重点镇、中心镇、沿边镇规模不断扩大。全市个建制镇镇区常住人口达万人,较年的万人增长万人,平均规模达平方公里,比年的平方公里增长倍,其中个省级重点镇镇区常住人口达万人,较年的万人增长。全市城镇化水平今年年底预计可以达到左右,将比年提升个多百分点,比年提升近个多百分点。

二是开发力度不断加大,城镇建设亮点日益闪现。市县乡三级注重学习先进找差距,围绕特色建新城,出现了竞相发展的好势头。实施新区建设新办法,通过行政中心搬迁带动新区开发;县通过行政新区、城南新区、凤凰新城等开发建设,呈现了滚动发展态势,县城规模急剧膨胀,县城建设形成了“一心、两翼、多点”三位一体的城市一体化格局;县大力实施小潢河沿岸二、三期治理,总投资亿元,打造宜人的城市景观带和连续的亲水空间;县改造城区洼地,变害为利,化腐朽为神奇,独具匠心,别出心裁。各地都不断加大对城镇建设的资金投入,树立经营城市理念,运用市场经济手段,盘活城镇资产,形成了多渠道的筹融资体系。县积极探索土地经营的新路子,在“四权拍卖”基础上,探索出了代理制、开发主体多元制等经营模式,近几年累计实现土地资产收益亿元,有力地促进了城建开发。县积极筹集城建资金,从年至今,城镇基础设施共投入资金达亿元,其中今年完成城建投资亿元,创历史新高。县年以来,旧城改造建设面积达到平方公里,总投资达亿元。县东城新区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以及在建项目总投资已经超过亿元。县今年—月份仅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亿元,增长。另外,一些明星镇建设也取得了不斐的成绩。镇是国家级小城镇试点和我省四大重点镇之一,该镇规划面积平方公里,现建成面积平方公里,城区人口万人。近年来,该镇加大了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镇区七纵八横道路骨架基本形成。镇以灵山风景名胜为依托,强力推进重点镇建设,近两年来,共引进项目个,投资余万元。镇城镇建成区面积扩大到平方公里,城镇人口达万,城镇化率达。黎集镇人口万人,集镇人口万人,城镇化率。镇人口万人,集镇人口万人,城镇化率,被授予“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镇”称号。

三是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城镇功能日益完善。近年来,各地不断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镇承载能力,大力改善城市景观和人民生活环境。据统计,截止年底,全市县城城区道路公里,较年的公里增加公里;排水管长度公里,较年的公里增加公里;城市道路路灯盏,较年的盏增加盏;城市自来水普及率为,较年增长。全市小城镇道路总长度达公里,桥梁座,路灯盏,排水管道公里;自来水受益小城镇个,建制镇自来水普及率由年的增加到现在的;小城镇现有居住面积万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由年的平方米增加到平方米;乡镇通电率达,有线电视覆盖率达到以上。市中心城区市政设施正在逐步完善,城市供水、污水处理、垃圾处理、供气等一大批市政设施已经或即将建成投入使用。通过修建民权路浉河桥、建设垃圾中转站和公厕、改造背街小巷、建设茶之韵广场等措施,极大方便了群众,提升了城市形象。一些县区在这方面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如县一举夺得“国家卫生县城”、“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等国字号奖牌。小城镇基础设施和综合功能日益完善,吸引力和辐射力日益增强。等一批明星小城镇,已成为我市小城镇建设的“领头羊”、“排头兵”,成为我市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

四是试点乡镇示范带动不断突出,渗透作用日益延伸。小城镇建设在我市城镇化的梯级结构中处于最低一级,但它们在小天地里演绎了大精彩,纷纷唱起了“特色戏”。随着我市小城镇二、三产业的兴起,广大农民纷纷进镇务工经商,使农村生产力从纯农业中分离出来,对启动农村工业化,加速乡村城市化进程起到了很大作用。尤其是各县区所在的城关镇、城郊乡城乡二元结构差异小,经济发展较快,在年全市乡镇综合经济实力排序中稳居前列。目前,全市小城镇镇区非农业人口由年的万人增加到年底的万人,吸纳农村劳动力万人。小城镇试点的示范引导作用日益突出,我市自年以来先后确定了个综合改革试点乡镇,它们发展的显著成效,对全市的小城镇建设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头作用。据统计,试点镇(乡)的财政收入平均高出其它小城镇,国内生产总值平均高出,农民人均纯收入平均高出。个试点镇乡在全市个镇乡综合经济实力排序中,年有个升位,年有个升位。县镇突出以经济建设中心,六年来综合经济实力上升位,进入全市三十强,在全市产生了强烈的示范效应。还有一些小城镇的发展依托历史特点和自身优势进行定位,功能作用独具特色。如镇以发展旅游为主,以繁荣市场出名,靠“嫩头青”萝卜、靠柳编“打天下”,靠工业“唱大戏”,让边界贸易、服务业“登堂入室”,靠科技先导招纳四方,靠区位优势造镇,靠交通优势兴业。这些小城镇已成为我市小城镇建设的典范,在全市的经济建设和发展中起着不可低估的带动作用。值得一提的是,有些乡镇也建设了工业园区,如罗山的镇,规划建设了周南工业园区,已吸纳家乡镇企业入驻,区镇和镇分别建立了民营工业园和“双非”工业园,这些做法值得具备条件的乡镇借鉴。

五是规划审批不断强化,规范建设日益提升。全市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城镇规划的“龙头”作用,强化规划审批,进一步提高规划质量。城市总体规划基本完成。市城市总体规划已上报省政府,近期可望批复。县城总规已经市政府批准,县城总体规划年底完成评审。详细规划编制加快。年以来,完成了新区中心区、工业城、大学城、商务区、浉河两岸、火车站等详细规划,中心城区详规覆盖率达到以上,其中已超过。专业规划编制进展顺利。在总体规划编制的基础上,编制了中心城区绿地系统、消防、人防等专业规划,防洪、交通、燃气、环卫、商业网点等专业规划正在积极编制。风景区的编制得到加强。完成了风景区规划。新一轮村镇规划编制已全面启动,目前已完成多个乡镇的规划编制。尤为难得的是,有的乡镇也超前实施了一定水平的规划。如县镇的总规是邀请省规划设计院编制的,并先后邀请了国家小城镇建设专家和同济大学、南京大学等多所院校的专家进行指导。其他如县的镇、镇、镇,县的镇、镇,县镇,县镇,县镇、镇等都广邀省内外规划设计专家作指导。村级规划建设也正在逐步展开。如镇在南元村王台组建立了文明村庄建设工程示范点;县镇先锋村和爱国村先期实施规划建设,两村均被省建设厅命名为“康居示范村”。

在肯定成绩、树立信心的同时,还要清醒地正视问题、认识不足。从全市范围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整体水平较低。同全省和经济发达地区相比,我市城镇化进程仍然比较缓慢,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不同步,与资源丰富、环境优美、交通便捷的地位不相适应。市委、市政府针对这一现实,提出开发建设新区,正是出于长远发展的一项战略考虑。各县区的发展也都普遍受到城市规模的制约,希望大家从中能有所启发。从年底城镇化水平看,我市的城镇化率低于全省个百分点,低于全国近个百分点,城镇人口数量的增长速度低于全省平均水平,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在全省处于较低水平,有的人口居住在农村,转移农村人口和富余劳动力的压力很大。

二是中心城市规模较小。市区距离区域性中心城市目标尚远,聚集辐射功能较弱,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力不强;部分县城规划层次不高,建设水平较低,缺乏精品工程和标志性建筑;管理滞后,环境质量较差,个别县城近年来发展变化较小;小城镇数量少,规模较小,功能较弱,难以形成整体优势。

三是产业支撑较弱。全市城镇普遍存在工业企业不多、产业支撑乏力的问题,落后的工业化难以适应城镇化的发展要求。尤其是一些乡镇还相当落后,财政收入低、城镇建设缺乏资金投入,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低于万的并不少见,有的甚至只有、万元。

四是规划管理较软。主要表现在城市规划力度不够,乡(镇)、村规划欠缺,规划科学性不足,严肃性和权威性不够。我市农村“小洋楼”普及率超过,有些地方达到,但是缺乏规划,大多是单门独户的随意建设,与豫北相比反差很大。同时,规划实施的保障机制不健全,“规划规划,纸上画画,墙上挂挂”;或者“今天规划,明天不算”,随意修改。规划的质量也有待提高,缺乏高起点、高标准、高品位,缺乏精细度。

二、充分认清我市城镇化建设的形势

随着国家城镇化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城镇化建设的进程明显加快,这种大好形势既喜人也逼人,既有压力也有动力,既有机遇也有挑战。面对这个现实,我们必须积极主动,开拓创新,扬长避短,克难攻坚,从容应对,具体地讲,要做到“三个认清”:

首先,要认清周边地区的发展态势。从地理环境来说,与我市相邻的周边城市都位于豫鄂皖交界处,都是三省的边缘化地区;从经济发展情况看,同属于欠发达地区,经济现状基本相近,都是农业大市;从发展基础来讲,过去的条件不相上下,都是在年前后撤地设市的。因此,我们周边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大致相同,同一水平,同一起跑线。但是从最近我们了解的情况看,发生了新的变化,真是不看不知道,不比不知晓,一看一比吓一跳,周边几个城市发展速度惊人,特别是城镇化建设的成效特别显著,可以说是日新月异,面貌大变。一是加快城镇化进程的愿望特别强烈。面对全国各地城镇化快速发展的现实,我们这些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都寄望于通过加快城镇化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城镇化进程的愿望和要求尤为强烈和迫切,正在千方百计谋求城镇化快速发展。位居我市之西的市,坚持市、县、镇三级联动,形成四城联创,加速推进城镇化健康协调发展。该市明确提出,“”期间的奋斗目标是把市中心城区建设成为鄂豫陕毗邻地区特大中心城市,全市城镇化率每年提高个百分点,县以上建制镇区常住人口每年增长,到年,全市城镇化率达到,中心城区人口达到万人,城区面积达到平方公里,并向远期万人口、平方公里的目标努力。这几年坚持区域性中心城市、县城、小城镇同步发展、“三头并进”的城镇化发展方针,力争在今年底,使城镇人口达到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紧邻我市东部的省市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优先发展重点中心城镇和建制镇,以谋求实现城镇化跨越式发展,力争到年城镇人口达到万,城镇化率达到。二是推进城镇化建设的力度超常有力。相邻各市都把加快城镇化进程作为发展经济的突破口和赢得新一轮区域竞争优势的重大战略来抓,纷纷采取超常规措施,加强领导力量,实行优惠政策,加大资金投入,强力推进发展。市把提高城市化水平,扩大城市规模,增强城市带动辐射能力,作为全市工作的重中之重,去年一年投入亿多元用于城镇建设,这相当过去几年城建投入的总和,投入力度明显加大。市也不惜重金加大城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近三年该市用于城镇基础设施的资金达亿元之多,全市城镇面貌大为改观。市通过深入开展创建星级城镇活动,加速农村人口的转移,使小城镇得到快速发展,近年全市城镇人口增加万人。年以来,市县累计投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近亿元,使城区面积达到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万多人,占全县总人口的,全县城镇化率达到。三是城镇化水平显著提升。近几年,周边几个城市城镇化的步伐明显加快,城镇化率每年都以个百分点以上的速度递增。截止年底,城镇化率水平都在以上,最高是省市达到,其次是我省市达到,我市为。预计到今年底有些城市城镇化率将突破。城镇规模迅速扩张。周边各市都采取建设新区等办法,拉大城市框架。近年来,省县城镇建成区面积扩大了一倍,转移了近万农民进城进镇就业和生活。年底,周边个省辖市的中心城区人口均在万人以上,面积平方公里以上。其中达到万人以上的有市、市,万以上人口的有市、市、市;万以上人口的有市、市。市中心城区人口最多,市区人口已达万人;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最大,达到平方公里。城镇综合服务功能增强。市中心城区垃圾处理率达,供水普及率,燃气普及率,人均公共绿化面积平方米。城镇经济实力大大增强。城镇化快速发展,对经济拉动作用愈来愈明显。今年元至九月份,周边城市经济总量大幅攀升,其中,市达到亿元,市达到亿元,市达到亿元,市达到亿元,分别为全省第位、第位、第位和第位,我市国民生产总值为亿元,居全省第位。

其次,要认清城镇化的促进带动作用。城镇化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向城市转化的历史过程,是人类社会走向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实力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象征。一是城镇化是推动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强大动力。经济发展与城镇化密切相关,据专家分析,由于城市居民的消费水平高于农民倍以上,城镇人口每提高一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上升个百分点,要拉动增长个百分点;城镇人口比重每增加个百分点,住房消费就拉动增长个百分点,二者综合相加,城镇人口每提高个百分点,可直接拉动增长个百分点。从世界经济发展情况看,城镇化率越高,经济越发达。世界银行的资料分析表明,人均为美元的低收入国家,城镇化率为;人均为美元的中下等收入国家,城镇化率为,人均为美元的中等收入国家,城镇化率为;人均为美元的中上等收入国家,城镇化率为;人均为美元的高收入国家,城镇化率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情况也是如此,东部沿海经济发展快的省市,城镇化率普遍较高,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城镇化率普遍偏低。二是城镇化是工业化的重要载体。工业化需要集聚状态,只有工业生产的各种要素高度集中,才会形成集聚效应,而城镇化的过程就是人口集聚和工业集聚的过程,能形成较大的商品流、物质流、信息流,对周边区域资本、技术、人才、劳力等各种要素产生越来越大的吸引力。也就是说,城镇化可以为工业化提供高素质的劳动力和集中、高效、便捷的公共服务,能够创造需求、刺激消费、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加快二、三产业的聚集,推动工业化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如果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则会对工业化发展产生制约和阻碍。“”时间,是我国城镇化、工业化加速发展的重要时期,面临着加快城镇化进程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双重任务,而目前我国普遍存在城镇化水平低、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的问题,势必会严重制约工业化进程。我市城镇化水平还比较低,这就制约了工业化发展。如果不尽快提高城镇化水平,就会严重影响我市工业化发展进程,拖工业化发展的后腿。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认清和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和规律,进一步增强加快城镇化进程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切实加快城镇化发展步伐。三是城镇化是农业产业化的促进力量。城镇化的实质就是最大限度地减少农民。城镇化程度的提高,可以从根本上改变农村人口固守农业找饭吃的传统格局,可以加速农业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为农业规模经营和集约经营创造条件。通过发展城镇巨大的聚集功能和辐射作用,积极培育农业产业规模经营的组织优势、机制优势和创新优势,利用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组建各种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最大可能地利用城镇现有科技水平和手段,生产加工出高质量、有特色、低成本的精细农产品来,实现一条龙生产经营规模,真正把农户与企业、生产与流通、种植业和养殖业以及农产品加工业有机结合起来,使农业产业规模化经营依托城镇化建设得以实现和发展。四是城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助推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根本的还是要解决“三农”问题,其根本出路在于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以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促进农业产业化和农民增收;以城市的理念改造农村,促进农村改变面貌;以国民的理念转化农民,提高农民的素质,把大量农村人口变为城镇居民,不断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工业化国家的实践证明,只有农村人口数量下降到总人口的以下时,农业土地集约式生产、农业规模化生产和工业化生产才能达到一定水平,农业科技含量、服务水平和农业效益才能大幅提高,农民文化水平和整体素质才会有明显进步,农业现代化才能够实现。

第三,要认清我市城镇化建设面临的机遇和优势。随着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美元,城镇化建设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新阶段。这对我市来说,是城镇化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缩短与发达地区差距的大好时机,有很多有利条件,是个千载难逢的机遇,必须紧紧抓住五个方面的新机遇:一是紧紧抓住政策推进的新机遇。城镇化作为国家“”规划的重要战略,国家将在今后五年逐步建立健全与城镇化健康发展相应的各项制度,消除制约我国城镇化的体制性障碍。将加大城镇基础设施投入,特别是城镇户口进一步放开,将为城镇经济发展和农村人口转移提供有力保障。随着国家促进中部崛起和省实施中原崛起战略的深入推进,将会出台一系列加快中部地区发展的政策措施,包括加大资金投入,这将极大地改善中部地区的发展条件和环境,促进城镇化发展。在“”期间,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把信阳发展成为区域中心城市,把潢川、固始发展成为具有较强辐射能力的中等城市,这对我市城镇化建设是一个有力推动。二是紧紧抓住产业转移的新机遇。从国际环境看,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间生产要素重组以及发达国家资本和产业加快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为我市“走出去”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从国内情况看,沿海发达地区资本和产业加快向内陆地区转移,在承接这种转移中,我市是一个不可逾越的必经之地,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使我们能够赢得发展先机。三是要紧紧抓住实力增强的新机遇。即将过去的五年,是我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取得很大成就的五年,全市国民生产总百范文网版权所有值年均增长。今年前三个季度,全市生产总值达到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亿元,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城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达到亿元,城镇经济实力大大增强。农村二、三产业正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和规模的扩大转变,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将不断增强,奠定了我市城镇化的物质基础。根据国际上城镇化的一般规律,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镇化率超过,城镇化将进入加速发展阶段。随着我市今年生产总值有望突破亿大关,城镇化率将达到左右,这标志着我市城镇化也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四是要紧紧抓住劳务催化的新机遇。今年至月份,全市外出务工人员达到万人,其中出国务工人员人,劳务总收入达亿元,农民返乡创办各类经济实体个,带动就业人。可以说,劳务经济是我市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撑。各县区的现有企业,很大一部分是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办的。县的工业企业有是打工农民建起来的。劳务经济的蓬勃发展,为推进城镇化进程起到了催化作用,并且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市是劳动力资源大市,农村劳动转移有很大的潜力和空间,是一个很大的潜在市场,这将是我市不可多得的资源财富,这也将为我市城镇化发展提供强大的人力资源。五是要紧紧抓住环境改善的新机遇。经过多年的改革开放,特别是近几年的加快发展,使我市的软硬环境得到优化,城市形象大大改观,城市品味有了提升,知名度逐步提高。我市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形成了区域性快速交通网络,这样的优势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是少有的,这是我市加快城镇化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条件。另外,加快城镇化进程也是全市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普遍心声,上下形成了共识,这为我们加快城镇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和群众基础,使城镇化建设有了保证。面对机遇,我们一定要倍加珍惜,正确把握城镇化发展的总体趋势,把机遇优势尽快转化为发展实力。未来年,既是城镇化发展的关键时期,又是推进城镇化建设的最佳机遇期。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以强烈的责任感和只争朝夕的精神,把握机遇,加快推进,全面提升城镇化水平。

三、突出抓好推进城镇化的各项措施

城镇化是一个大战略,加快城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长期的系统工程,措施对策涉及面很广,这里我强调五项措施。

(一)树牢经营理念,广开融资渠道

要树立经营城市的理念,将“有多少钱办多少事”观念更新为“有多少事力争筹多少钱”。把经营理念贯穿于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全过程,积极探索城市资本营运的有效途径,坚持用“四化”的思路来运作。一是坚持城市资源资本化。土地资本是城市最重要的资本和最具潜力的资本。政府要垄断土地一级市场,完善土地收购储备制度,统一组织开发、出让、拍卖,以地生财,以地建城。要结合各地的不同情况,大胆探索多元制有偿供地模式,通过实行国有土地年租制、国有土地使用权租赁、国有土地使用权作价或入股、国有土地置换、集体土地农用地转用等多种形式,盘活存量,实现土地收益最大化。在这方面,做得不错。城市基础设施包括供水、能源、道路、绿化、公交、电视、信息传输、排污与排水处理等也是一种资源,都可以通过招商引资、托管经营、股权转让等形式进行营运。县水厂、县污水处理厂都是采取模式引资兴建的。城市的无形资本,包括冠名权、广告发布权、公交线路经营权等,可以通过拍卖等方式实行有偿使用,从而盘活资产,增加政府收益。二是坚持城市建设市场化。要把城市看作是一个资本技术密集型的产业形态,不断提高城市建设的市场化程度。要引入竞争机制,开放建筑市场,建立完善招标、投标办法,确保公平、公正、公开,杜绝暗箱操作。要把城镇基础设施作为产业来经营,在政府、企业和投资者之间建立一种互动、互利、互惠的机制,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可持续发展。三是坚持城市经营公司化。城市经营的任何一个项目,都要实行公司化运作,实行业主制,明确投资主体和产权主体。供水、供电、供气、公共交通、环卫、园林的经营,要以企业为主体,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进一步加快全市建设系统事业单位改革步伐,逐步建立和实施作业市场的综合承包制度,切实做到事企分离、管养分离。四是坚持投资主体多元化。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是解决资金问题的重要途径。通过政府、集体、个人一起上,内资外资一起投,构筑多元化的投资格局。其一项目融资。把具有较好经济效益的城建项目推向市场,通过专业融资机构和资本市场吸引社会资本直接投资,采取项目打捆方式,扩大银行贷款。其二政策融资。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投入的导向、示范和催化作用,把有限的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其三招商引资。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吸引更多资金投入到城市建设项目中。其四启动民资。放宽民间资本准入领域,凡是国家没有明令禁止的都允许其参与经营,吸引更多民间资本进入市政设施建设。县实施中小学后勤服务社会化管理,吸纳民间资金万元。其五负债借资。借鸡下蛋,借钱生钱。适度的、必要的负债建设,可以达到“花明天的钱办今天的事”的效果,促进城市建设。

(二)凸显规划“龙头”,强化精细管理

规划是第一资源,规划的效益是最大的效益,规划的失误是最大的失误。促进城镇健康发展,必须充分发挥城镇规划的引导和调控作用,编制一个好的规划。一是加快城乡规划编制步伐。根据城镇化发展的需要,进一步调整完善市县域城镇体系规划,优化城镇布局。大力开发详细规划编制,完成新区控规,全面启动专业规划编制。中心城区和各县城要在总规的指导下,争取在三年之内完成交通、电力、环卫、环保、景观风貌与历史文化保护、城市旅游等所有专业规划的编制。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年之前全面完成全市新一轮村镇规划修编。“”期间,每年要完成个村镇规划编制工作。二是提高规划建设设计水平。要坚持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牢固树立高标准的规划理念和规划超前意识、精品意识,确保经得起历史的检验。要坚持突出特色、注重品位。对重要地段、重要节点、标志性建筑的规划设计方案要优中选优,严格把关,切实解决千城一面、千街一面的问题,根据各地资源秉赋、特色优势、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和城镇风貌确立独特的建设风格,着力塑造各具特色的城镇形象。坚持同步规划、配套建设。搞好城市供水、排水、燃气、供电、电信、有线电视等各类管网的综合布局,克服“重地上、轻地下”的思想,坚决杜绝“今天建、明天挖”的浪费现象,防止各种盲目建设、重复建设。三是加强规划统一管理。要明确规划实施的主体和责任,严格规划管理,维护规划的权威性、严肃性,规划一经批准,不能因领导干部或领导班子变动而随意更改,确需调整的,应按法定程序审批。做到“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进一步加大规划监察力度,严厉查处各类违法建设。

在搞好规划的同时,还要重视城镇管理。对于一个城镇,“三分建设,七分管理”。这次省里城镇化工作会议,省长提出了精细管理的提法,这里,我就推进城市管理由粗放管理向精细管理转变,由传统管理向依法管理转变,强调三点。一是实施精细管理必须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城镇管理综合执法是加强精细管理的有效手段,更是政府依法行政的重要内容。在实施城镇管理过程中,必须依法管理,公正执法,切实提高依法行政水平。要进一步建立健全长效管理的规章制度。通过创设和完善一系列规章制度,使城镇管理执法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城镇执法管理是带有强制性的工作,必须依照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能和权限进行严格管理。特别是对突出问题的整治上,运用强制性权力要果断坚决,对违法者要不顾亲疏、不徇私情、不因人而异。二是实施精细管理必须提高服务水平。要坚持执政为民,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切实加强人性化管理,不断提高城镇精细管理过程中的服务水平。要寓管理于服务之中,保证管而不死,活而不乱,市容繁荣兼得。要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切实加强培训教育,进一步提高全体城管队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不断增强服务意识。要实施文明执法,城镇管理工作既要严格管理,又要有情操作,争取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三是实施精细管理必须增强整体合力。城镇管理工作是一项综合性和动态性很强的系统工程,不可一蹴而就,更不会一劳永逸;仅仅靠少数人、一两个部门也无法搞好,必须充分发挥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和有关方面的作用,形成整体工作合力。要加强城市管理的整体协作。各级公安、工商、建设、房管、交通、水利、市政等部门要密切配合、共同参与,确保城市管理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要提高广大市民参与程度。群众是城市的主体,其参与程度与城市管理效果、市容环境水平密切相关。充分调动广大市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广泛的群众基础,使主动关心、积极参与城镇管理成为广大群众的自觉行动。要充分发挥舆论监督作用。新闻单位要把“镜头”、注意力更多地对准管理中的难点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对市容方面的重点问题、不良倾向进行大胆曝光。增强人民群众维护秩序、美化环境的荣誉感、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努力营造城镇管理的浓厚氛围。

(三)实施引擎带动,加大开发力度

新城区建设和园区开发是城镇化建设的引擎,是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市、县(区)、乡(镇)必须牢牢握紧新区、园区开发这个“抓手”,促进城镇化水平取得新突破。近年来,各级都十分重视新区、园区建设,使我市城镇化发展亮点频闪。等县城新区开发成效明显,新区开发初见成效;工业城、工业城、经济技术开发区、民营工业城和工业城建设取得了新的突破。下一步,要进一步加大对新区、园区开发的政策和资金扶持,促使其膨胀规模、聚集产业,不断增强辐射、带动功能。

要着力做好新区和工业城建设。市是一个三面环山、开口向东的马蹄型盆地,确立向东发展策略是市委、市政府作出的战略选择。当初,我们按照“一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五年成规模”的思路规划了新区和工业城。几年来,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发展速度不尽人意。我想,经过这几年的磨合和探索,应该到了起飞阶段,进入快速发展期。要加快新区建设步伐。加快新区中心区建设,尽快建成新区中心区写字楼、公务员小区,推进市直部门向新区搬迁。加快新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中心大道、羊山大道配套设施,尽快建成中环路和北环路,抓紧建设府前路、前进路,形成新区“三纵三横”的道路骨架。鼓励中央省直单位、市直部门、县区,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征地、统一配套、单位自建”的形式,在新区集中投资建设,尽快使新区初具规模。要加快工业城建设。工业城是我市招商引资、工业强市,强化城镇化产业支撑的重要载体。要科学规划,强力推进,加快建设。抓好平东路、城东路、龙江东路建设,配套完善平桥大道、国道、光明路,构成工业城内“三纵三横”道路框架。积极争取建设宁西铁路东站,尽快建成西气东输调控站。制定优惠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各类产业向工业园区聚集。近期抓紧建设华豫二期、片火车轮、金光集团、民营工业园、温州工业园、金龙水泥、汽车轮胎等重点工业项目。尽快把工业城建成为建材、电力、医药、化工等重要工业基地,建成为集市场、信息、加工、包装、仓储、配送、展示、交易等功能为一体的现代物流中心。

(四)破除体制障碍,构建政策平台

要进一步破除制约城镇化发展的规章制度,构筑城镇化发展的体制平台。一是建立城乡平等就业制度。继续清理限制农民进城就业的歧视性政策规定,不得对外来人员进城从业设置障碍。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在招录公务员和工作人员时,不得进行户籍或地域限制。实行身份证管理,不得对外来人员从业设置任何歧视性的登记项目。取消对外来从业人员及其用人单位的不合理收费。二是严格劳动执法监察。严格执行同工同酬和最低工资标准制度,严厉查处拖欠、克扣工资行为。三是强化就业和创业培训。整合各类培训资源,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健全劳务输出网络,加强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和人才资源库建设,建立成建制劳动输出基地,引导城乡富余人员有组织、成建制的劳务输出。给予返乡创业者与外资外商同等待遇,推动“回归工程”进一步发展。四是改革户籍管理制度。逐步废除农业和非农业户口二元制管理模式,推行按实际居住地进行登记的户籍管理制度。五是加快“城中村”及近郊无地少地居民的转户步伐。“城中村”和人均耕地少于亩的近郊居民,可根据自愿转为城镇户口,纳入城镇统一管理。“城中村”和近郊转户居民在一定期限内可继续享受原集体的福利待遇,承包的土地和合法宅基地可以保留。六是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外来从业人员和“城中村”及近郊转户从业人员要纳入社会保障范围。用工单位或雇主必须为其办理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同时,积极发展城镇基础教育,改进城镇医疗卫生条件,切实解决好群众看病难的问题。

(五)强化产业支撑,发挥聚集效应

城镇化不是简单的人口聚集,而是企业、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向城镇聚集。产业发展水平决定生产要素聚集程度,决定城镇人口规模。没有产业的城镇是一个空壳,不会有持续发展能力。因此,城镇化并不等同于城市建设,关键要发展产业,形成产业支撑。一是加快工业化进程,走工业化促进和带动城镇化发展道路。要围绕资源优势,重点做好能源工业、制药业、建材业的文章,大力发展生物工程、环保产业和劳动密集型工业,走出一条农区工业化的新路子。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目标,规划设计一批能快速壮大优势企业规模的重点工业项目。二是强力推进旅游业发展。深化旅游体制改革,以资源整合、打造品牌为重点,巩固提升现有景区(点)的品位和档次,规划建设一批新的景区(点),全力打造红色经典景区和绿色精品景区,逐步把建成联接长江、黄河两大黄金旅游带的旅游热点地区。三是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立足我市交通区位优势和现有条件,加快传统运输企业、商贸企业和仓储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的转变。新建一批集市场信息、仓储、配送、展示、交易等功能于一体,符合现代物流业发展要求的新型物流企业。四是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要进一步确立非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鼓励非公有制主体采取收购、兼并、控股、参股、租赁、承包等多种形式参与国有资产重组和产权改革。五是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对于一些成为城镇支撑的特色产业,要进一步按照培强龙头、建设基地、打造特色、形成支柱的思路,尽快做大、做强、做新、做特。六是着力发展文化产业。深入挖掘优势资源,培育发展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集群和产业区块,形成一批龙头文化企业和知名文化品牌,彰显茶文化,展示豫风楚韵的文化特色,为城镇化建设赋予深刻内涵。

同志们,推进城镇化是大势所趋、发展之要,全市上下一定要高度重视,统筹谋划,强化措施,精心运作,不失时机地加快建设步伐,为促进“”时期全面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城镇工作会议上演讲范文 篇3

今年是实施《城市建设三年纲要》取得明显成效,城乡交通建设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再上新台阶的一年,是全市上下齐心协力创卫创模背水一战的一年,是为今后一段时期实施重大项目做好充分准备的一年。省委书记李源潮同志今年4月1日在我市检查指导工作时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常州工作的中心任务就是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集中一切积极力量,加快实施‘两个率先’的进程,做到‘四个坚定不移’,即坚定不移地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坚定不移地加快城市现代化进程,坚定不移地加快富民进程,坚定不移地建设高素质的党政干部队伍。”今天的会议就是着重部署坚定不移地加快城市现代化进程这一事关全局、事关长远的工作。刚才,徐市长对去年以来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进行了回顾总结,对明年及今后的目标任务和措施作了全面部署,希望大家抓好贯彻落实。这次会议对于进一步动员全市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齐心协力加快推进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加快推进力争“两个率先”、实现富民强市的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我强调三个问题:

一、加快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进程,必须认清形势,增强信心

党的xx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城市化、城镇化问题在党代会的报告中第一次提出来,这充分说明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一)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是经济增长和区域发展的动力源

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互动并进,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潮流和最大特征,也是新世纪新阶段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三大动力源。加快城市化、城市现代化步伐是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举措。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既体现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也体现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更体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加快城市化、城市现代化步伐是力争“两个率先”、实现富民强市的重要内容。“两个率先”、富民强市的题中应有之义就是提高生活质量,改善生活环境,推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加快城市化、城市现代化步伐是推进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的重要载体。当前和长远的任务就是要着重解决好城乡交通网络、城乡供电、信息网络、城乡环境建设,解决好公共事务、公共保障、公共安全、公共管理等事关全市人民切身利益的大事。加快城市化、城市现代化步伐是增强城乡综合实力的重要动力。营造优异的创业创新环境,建设人才高地、技术高地、产业高地,都与城市化、城市现代化密切相关。加快城市化、城市现代化步伐是提升全民素质、涵养文明、繁荣文化的重要抓手。城市化、城市现代化不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思维方式,进而在发展中传承历史文化,孕育现代文明。

(二)加快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的基础不断增强

从世界城市化发展进程看,一般分为起步、加速、成熟三个阶段,其中城市化率在30%—70%之间是加速发展阶段。常州目前城市化率达到56%,人均GDP今年将突破3000美元,加快城市化、城市现代化的基础正在不断增强。一是中心城市建设的框架得以拉开。在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和支持下,去年顺利实施了市管县体制以来最大的区划调整,特大城市建设框架进一步拉开,城市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展,功能布局进一步优化,城市资源进一步整合,为进一步增强中心城市的辐射力、带动力创造了条件,为农业人口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提供了更广阔的就业和生活空间。二是承前启后的开发建设成效明显。通过连续几年的大开发、大建设、大整治,进一步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一批主干道得到拓宽,一批园林景观对外敞开,一批绿地广场建成开放,使中心城市的集聚功能和辐射作用逐步增强;通过切实加强城市管理,持续开展专项整治活动,不断提升综合执法水平,逐步理顺“两级政府、三级管理”体制,市容市貌发生了较大变化,城市管理工作逐步走上法制化、长效化轨道。三是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在全省率先开展学习型城市创建工作,塑造常州城

市与时俱进的崭新形象;基础教育水平名列全省前茅,投资25亿元的全国首家以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为特色的大学城建设进展顺利,9月份将迎来首批大学生,成为常州社会事业的一面旗帜;城乡医疗卫生、疾病控制体系建设取得新的进展;加快建设“数字常州”,社会信息化总体水平达到全国领先地位。四是创卫创模进一步坚定了全市上下可持续发展的信念。各地区、各单位为长期以来的创卫创模工作,付出了大量心血和代价,全市各方面在创卫创模中表现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牺牲精神十分难能可贵,必须大力弘扬和坚持。今年创卫创模有望成功是各辖区、有关乡镇、街道、各条战线、各单位共同努力的结果。五是全市人民关心支持城市建设。广大人民群众在城市建设上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和热情的鼓励,大量动迁的单位和居民舍小家为大家,积极配合,城市开发建设到哪里,老百姓就支持参与到哪里,体现了高度的觉悟和高昂的热情。人民群众的支持促进了城市建设,城市面貌的变化展示了常州人民的精神风貌,广大市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大为增强,对城市建设的关注程度大为增强,这是我们加快建设美好常州的宝贵精神财富。六是城建队伍在攻坚中不断成长,在竞争中不断成熟。建设、规划、城管、交通、房管、园林、人防、国土、环保等战线的同志们为了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的顺利推进,全力以赴,顽强拼搏,不断摒弃陈旧的思想观念,不断克服管理上的薄弱环节,不断增强攻坚克难的能力,不断提高市场竞争的实力,在制度建设、队伍建设、内部管理上下苦功,取得了初步成效。

(三)加快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面临着巨大压力

我们在看到城市建设取得成绩的同时,更要看到现实的差距和不足。一是城市化进程上有差距。目前我市的城市化依然滞后于工业化,城市、城镇的发展滞后于经济社会的发展,滞后于人民群众对物质、精神、文化生活的新需求。二是思想解放、观念转变上有差距。不少单位、不少个人被局部利益所束缚,影响城市的大规模有序改造,影响城市资源的价值提升,影响城市利益至上观念的形成。三是机制体制上有差距。市场机制、经营机制不完整不成熟,导致城市建设上的理念不够新,不合时宜的框框破得不够狠,中心城市的辐射力、带动力不够强,经营城市的路子不够宽,资金供需矛盾解决得不够好。四是管理执法上有差距。总体上是弹性有余、刚性不足,长效管理基础弱,坚持难;分级管理不健全,落实难;内部管理边界多、操作难。有些甚至抵不住利益的诱惑,经不起群众的检验。

二、加快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进程,必须理清思路,抓住关键

我市城市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加快城市化进程,建成现代化特大城市。要围绕这一目标,理清思路,突出重点,牢固树立全局观念,遵循城市建设规律,坚持以城市化为动力,以城市现代化为主导,努力增强常州中心城市的聚集辐射带动功能,努力增强中心镇联结城乡的纽带桥梁功能,把常州早日建设成为更具竞争实力、创新活力和人居魅力的现代化特大城市。要围绕这一目标,加快实施《城市建设三年纲要》,确保三年目标两年完成,同时及早研究制订新的三年实施纲要。

一)拉开骨架,把中心城市规模做大

做大中心城市规模,既是客观需要,又是相对而言,更要抓住机遇。要充分利用当前城市化进程加快的有利条件,进一步发挥行政区划调整后的叠加效应,以促进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为根本,构筑中心城市新优势。一是“一体两翼”共同发展,做大中心城。加快沿江开发建设,按照规划、设计、环境、设施创一流,投入产出、综合实力创一流,沿江资源、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创一流的要求,早日建成“现代滨江工业城”;加快建设以大学城为核心的“现代科教城”,在建成国内领先、省内一流的高职教育基地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展功能,建设集产品开发、应用研究于一体的产业升级基地,使之成为先进生产力的集聚中心,带动区域发展;加快改造老城区,高起点规划,成片搞改造,拉开骨架,增添空间,营造高效益低成本的商务环境、安定舒适的居住环境、快捷顺畅的交通环境。通过加大推进力度,尽快形成实力强大的“一体两翼”格局,使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逐步达到200平方公里以上、人口200万以上,内强凝聚力,外增吸引力,在更大范围内聚集配置优质生产要素和人力资本,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巩固和提升我市在苏锡常都市圈中的地位。

二是重点拓展交通骨架。按照构筑骨架、沟通南北、畅通环路、完善路网的思路,继续加快市区道路建设,完善市区道路骨架,重点新建和改造一批市区南北向的快速交通干道,推进城乡交通一体化,推进老城区、武进区、新北区的道路一体化,并创造条件规划启动大运河改线、312国道改线、西绕城高速及城市轻轨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同时按照构筑框架、改造干线、增加密度、完善配套的思路,继续加快对外交通建设,全面推进高速公路骨架工程、干线公路联网工程、等级航道网络工程,重点实施“一纵四横三环”公路建设,构筑区域1小时交通圈。三是精心组织实施四大系列工程。即构筑区位优势系列工程,增强城市功能系列工程,营造生态环境系列工程,美化城市形象系列工程。

(二)合理布局,把中心城市功能做优

常州作为长三角重要的区域中心城市,在特大城市建设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区域扩张,更要重视功能优化。城市和城镇功能是复杂的集合体,针对流通、服务、管理、集聚、辐射、综合等诸多功能,关键要加快提升四大功能:一是要加快提升城市流通功能。发挥我市区位、交通和产业等优势,着力营造大进大出的现代化市场体系,继续推进各类消费品和生产资料市场建设,重点发展壮大一批档次高、容量大、辐射广的大型专业批发市场。要把培育生产要素市场摆到突出位置,加快建设和规范金融、房地产、技术、人才、劳动力、信息等要素市场,使我市尽快成为资本流通、资产流通、人才流通、技术流通的高效城市。二是要加快提升城市服务功能。既要大力提升传统服务业,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和各项配套设施建设,更要注重现代物流、旅游、保险、咨询等新兴服务业的拓展,注重公共事业、公益事业的发展,加快造就社会化、专业化的城市生产服务系统和生活服务系统,最大限度地为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支撑条件。三是要加快提升城市创新功能。全面推进市场取向的各项改革,着力创新体制机制,加快市属国有集体企业改革转制,大胆放手发展民营经济,使各类企业真正成为独立法人和市场竞争主体,完成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彻底过渡。要敢于打破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消除农民进城就业和生活的制度束缚。四是要加快提升城市集聚功能。大力增强产业的发展力、交通和流通的辐射力,进一步培育文化的凝聚力、旅游的吸引力和教育、卫生等产业的向心力,在有效吸纳人才带动人口集聚的同时,努力吸引市域内外的资金、技术、信息、资源竞相涌入,为我市率先发展、跨越发展积聚能量。

(三)发展产业,把中心城市实力做强

产业是立城之本、兴市之基。工业特别是制造业是我市的脊梁和主体,把常州中心城市实力做强,就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行信息化与工业化互动并进,再造以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为支撑的城市产业发展新优势,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现代制造业为支撑、现代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新格局。一要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城市产业的竞争力。通过长时期、高增幅的工业有效投入,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特别是电子信息设备制造及软件业、新型材料、生物医药及精细化工等新兴产业,迅速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占全市工业的比重;加快运用信息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机械、纺织、服装等传统产业,提高技术层次、管理水平和竞争能力,努力把我市建成以现代制造业基地为鲜明特色和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工业城市。二要大力推进企业组织结构调整,增强城市产业的爆发力。依托现有重点优势企业,进一步加快实施大集团培育计划,进一步增加有效投入,迅速做大做强一批企业,力争“十五”期末培育形成年销售收入超100亿元和50亿元的大企业各5家。同时,大力吸引各类投资来我市发展产业,真正使外资和民资成为我市产业发展的助推器。三要大力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增强城市产业的吸引力。紧密结合常州工业比较发达、中小企业众多的特点,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突出做大做强现代物流业,把常州建成区域性的重要物流中心。同时继续加快旅游资源的整合开发,做响具有常州特色的旅游品牌,进一步发展房地产业、社区服务业、文化产业、金融保险业等服务业,提高服务业对城市经济和城市化的贡献份额。

(四)提升品位,把中心城市环境做美

把常州中心城市环境做美,既要体现城市特色,充分发掘常州的自然、历史、人文脉络,把

城市景观与历史文化、观光旅游、水系风貌揉合起来;又要体现人本原则,坚持以人为本,规划建设好一批标志性工程,营造最佳人居环境;还要体现高品位形象,树立强烈的整体意识和精品意识,精心规划、精心设计、精心建设,使常州中心城市从物质外貌到精神内涵都发生质的飞跃,展现常州现代化城市的新形象、新风采。一要以治污治乱为着力点,确保创卫创模成功。常州作为典型的江南水乡,得水而活,因水而秀,但目前水环境是影响城市环境最突出的问题。要在巩固前一阶段治理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水环境治理力度,着力抓好武进港、太滆运河两条入湖河道的整治,扎实开展对沿线工业企业的专项整治,治理解决一批污染大户,加大市河水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力争根除劣五类水体。同时要加强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逐步减少城市摩托车、助力车总量,确保空气质量稳定达标。继续开展四项专项整治活动,大力改善市容环境。二要以创卫创模为新起点,创造良好生态环境。环境建设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一旦创卫创模成功,我们要按照省里的总体部署,积极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和生态城市。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和生态城市,重在增绿造景。要继续组织实施绿化造林计划,扩大森林覆盖率和绿地面积,建好一批绿地广场、滨河绿地、绿色走廊等生态环境建设项目,确保年内新增绿地200公顷,绿化覆盖率达到35%。要力争通过几年努力,使城市呈现出天蓝气畅、水清地绿、景观秀美的怡人风貌,向“城在林中、绿在街中、生活在景中”的境界奋进。三要以可持续发展为立足点,建设“绿色常州”。要抓住全国可持续发展试点城市的机遇,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创建“绿色常州”,全面提升我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我市加快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同时要注重历史文化保护。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就是保护我们城市的特色。要传承好常州的历史文脉,把我市的运河风光、古典园林、传统民居、历史街区、名人遗迹等有选择地保护好。

在着力把常州中心城市做大、做强、做优、做美的同时,要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的高度,进一步加快金坛、溧阳的城市建设,按照中等城市的规模、区域中心城市的功能、南京都市圈和苏锡常都市圈的“后花园”来规划建设,凸显山水风格,做优生态环境,扩大城市规模,发展城市产业,提高城市品位,不断提升城市现代化水平,使其成为名符其实的常州副中心城市。与此同时,要不失时机地加快中心镇建设,根据市域城镇体系的总体规划,按照合理布局、科学规划、规模适度、注重实效的原则,集中力量规划建设一批国内一流、省内领先、市内示范三个不同层次的中心镇,并根据各镇不同的区位优势、资源条件、经济基础和人文景观,规划建设一批产业特色镇和历史文化名镇,使其真正代表常州小城镇建设的水平。加快中心镇建设,一方面要抓好规划、基础设施、管理等关键环节,加快道路、污水垃圾无害化处理等硬件建设,另一方面要继续加大村镇行政区划调整力度,按照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的原则,进一步撤并小镇,重组弱镇,做大做强重点中心镇,从而在全市形成由1个中心城市、2个副中心城市和若干个重点中心镇有机组成的,相互依托、功能齐全,以快速交通相连、绿地成片成带的城市群体。

三、加快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进程,必须积极探索,创新机制

无论是城市规划、建设还是城市管理,都有一个体制机制创新的问题,必须以勇于改革、勇于创新的精神对待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向创新要办法,向创新要出路,加快形成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城市发展机制。

(一)建立科学高效的城市规划管理机制

城市规划是城市发展的第一要素,是经营城市的第一资源。城市规划既是生产力,也是竞争力,规划的效益是最大的效益,规划的失误是最大的失误。当前城市规划最大的任务就是要加快完成新一轮常州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同时抓紧做好分区规划、详细规划、专项规划。在规划编制上既要体现前瞻性,起点要高,眼光要远,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使之经得起历史的检查、后人的评说;又要体现科学性,加强科学论证,符合城市发展的规律,符合常州的实际;还要体现开放性,充分吸收国内外城市的成功经验,充分吸取广大市民的合理建议。在规划管理上要体现权威性和统一性,

从根本上提升城市规划的质量和水平,上半年我市成立了城市规划委员会,规划专家顾问咨询委员会和规划审议鉴定委员会是我市规划工作中的两支重要力量,把一些重要事项、重大城市规划方案交给他们审议,实行城市规划公示制度,对有关城市规划方案实行批前公示,真正做到“城市蓝图,尤其要吸引国际国内一流的设计队伍参与城市规划设计,坚持把加强规划执法作为规划管理工作的有力保障,要切实增强执行城市规划的刚性和硬度,确保一经批准就必须严格执行,实行集中统一的规划管理。从根本上提升城市规划的质量和水平,关键还是要加快建立健全科学高效的规划管理机制。一是要建立科学民主的规划决策程序。上半年我市成立了城市规划委员会,这是规划决策走向科学化、民主化的一次标志性变革。规划专家顾问咨询委员会和规划审议鉴定委员会是我市规划工作中的两支重要力量,要善于借助、利用他们的智慧,把一些重要事项、重大城市规划方案交给他们审议,征求他们意见,请他们把关,以避免规划的主观性、盲目性和随意性。要全面实施阳光规划,实行城市规划公示制度,利用新闻媒体以及规划网站、展示厅、公示栏等阵地,对有关城市规划方案实行批前公示,提高规划透明度,对重大项目实行听证会制度,听取各方面意见,兼顾各方面利益,真正做到“城市蓝图,市民同绘”。二是要建立公平开放的规划设计市场。要坚持市场化运作,打破地区封锁,全面实施招投标制度,放开规划设计市场,鼓励高水平的规划设计队伍参与竞争,尤其要吸引国际国内一流的设计队伍参与城市规划设计,把一流的规划设计队伍和规划设计理念引进来,力争使每项规划设计都能优中选优,成为精品。三是要建立规范高效的规划管理体系。各级各部门都要强化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全市一盘棋的规划理念,市规划部门要认真落实限时审批、责任追究等制度,提高办事效率。四是要建立严肃公正的规划执法权威。坚持把加强规划执法作为规划管理工作的有力保障,一方面要继续开展清临拆违,建立违章建筑逐级追究和处罚制度,以严厉的行政、法律、经济手段遏止住违章建筑,坚决杜绝违章不停、拆违不止的现象;另一方面要加强对规划的日常执法检查,关口前移,处罚源头,把各类违章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要切实增强执行城市规划的刚性和硬度,确保城市的开发建设置于规划的严格控制之下。

(二)建立多元化的城市建设资金筹措机制

今后一个时期,我市城市建设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和经营手段把境外资金、社会资金引入城市建设领域,形成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投资格局。一方面,要推行城市资源资本化运行机制。要对土地资源实行资本化运作,由政府高度垄断土地一级市场,坚持土地统一储备和挂牌、招标、拍卖制度,切实增强土地供应计划性,提高政府调控能力,避免土地交易中的“权力寻租”行为,以此实现土地资源快速升值,提高土地级差收益,使土地资源变成建设资金的一个经常的重要来源。这里要特别强调,在城市建设征地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失地农民的利益补偿问题,合理制定土地补偿的标准和办法,保证该得到的补偿真正支付到农民手中,杜绝以各种借口压低标准、层层克扣的现象。同时还要加快建立土地换社保的补偿机制,积极探索土地入股、租赁和地产开发等办法,使农民从土地开发中得到持久的收益,长久解决失地农民的生计问题。要对城市基础设施等政府性资源实行市场化运作,对水、电、路、广场等公用设施的经营管理权,可以通过依法招标、拍卖、租赁、承包等方式,有偿转让给国内外客商、企业法人或个体私营者管理,将获取的收益用于城市基础设施的再建设、再经营,形成城市建设“滚雪球”式的良性循环。要对户外广告标牌与公共汽车线路经营权以及公路、桥梁、雕塑冠名权等无形资产,实行商业化运作,通过转让、拍卖、租赁等形式,实现无形资产货币化。另一方面,要推行投资主体多元化运行机制。我们要充分认识城市建设的经济属性,通过建立多元化的城市建设投融资体制,激活投资热点,调动各方力量参与城市建设。在城市建设上也要不求所有、但求所在,尽管有些项目所有权不是我们的,但还在常州,项目的功能不会变,变的只是投资方式和管理模式。要积极探索项目融资,以项目养项目,使项目产生良好的经济效应。要大胆放开城建领域,积极采用BOT、TOT等方式,鼓励吸引外资、民资投向城市建设,参与经营城市。要充分发挥城市存量资产的效用,多元化经营,市场化运作,充分利用公共设施建成后土地增值的效益,特别是道路沿线能通过市场化运作开发的地块,要尽量同步拆迁,最大限度、最快速度地发挥潜在的综合效益。

(三)建立市场取向的市政公用行业运行机制

虽然近几年我市在市政公用事业改革上进行了一些探索,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步伐仍然较慢,

离市场化取向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一是要加快推进运营市场化。凡是新建的市政公用项目,都允许任何性质的社会资金投资入股;凡是可以盘活的市政公用存量资产,都允许任何人和社会经济组织参与改组改造;凡是可以利用的市政公用潜在资源,都可以采取经营城市的手段加以开发。要在供水、排水、公交等市政公用行业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上迈出实质性步伐,更多地吸引外资和其它社会资金投入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建设。同时,要按照政企分开、政事分开、行业管理与市场运作分开的要求,加快市政公用设施市场化运营步伐,加快建立统一管理、分级负责、多家经营、有序竞争的运行机制。二是要加快市政公用企业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对尚未改制的市政公用企业,要采取整体改制、引资改制、切块改制、国有股出让等多种方式,引入社会资本,减持国有股权,优化企业资本结构。市政公用企业要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进一步深化企业内部人事、用工和收入分配三项制度改革,切实转变经营机制。要积极探索现有市政公用企业进行资产重组,创造条件组建大型企业集团,鼓励开展跨地区、跨行业经营,使市政公用企业形成主副业并举的多种经营发展模式。三是要加快理顺市政公用产品和服务价格体系。一方面,要坚决改变过去市政公用事业福利性供给的状况,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在促进社会分配效率、刺激企业生产效率和维护企业发展潜力的前提下,合理确定供水、燃气、供热、公交、垃圾污水处理等行业的产品和服务价格体系以及调价机制;另一方面,要及时组织召开由相关部门、市政公用企业和市民代表参加的价格听证会,以公开、民主的方式对城市市政公用产品和服务的价格和收费标准进行调整,形成合理的价费机制,减轻财政负担,确保有效供给。

(四)建立严肃长效的城市管理机制

城市管理的基础在于长效管理,关键在于理顺体制机制,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活力。一要建立责权利有机统一的重心下移机制,理顺市与区、条与块的关系。围绕建立和完善“两级政府、三级管理”体制,按照重心下移、立足基层、属地管理的思路,进一步理顺市、区两级管理权限,明确区级政府在城市管理中的主体地位,形成以市为主导、区为重点、街道为基础、社区为配合的责权利有机统一的管理体制。要坚持事权与财权相统一的原则,积极实施财随事走、费随事转,增强区在城市管理中的支撑能力,强化街道在城市管理中的基础作用,要将主要精力放到市容卫生、社区建设、社会事业管理和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让区和街道真正做到管得住、管得起、管得好,夯实承接管理重心下移的坚实基础。同时,要在集中统一的前提下,明晰各自的职责权限,做到条管与块管相结合,综合管理与专业管理相结合,努力形成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区街为主、权责分明、运行有序的城市管理新格局。二要建立集中统管、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综合执法体制,形成职责明确的管理主体。全力做好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试点工作,在组建成立市、区行政执法局和行政执法支(大)队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界定试点工作所涉及部门的职能权限,理顺市、区在综合执法中的区域范围及操作关系。要建立健全严格规范的行政执法程序和内部各项制度,不断加强综合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效率。要用法律法规来调整和明确城市管理中的各方关系,变职权交叉为权责明确,变多头执法为集中执法,变突击整治为长效管理,实现全方位、多层次的监控管理,使城市管理真正走上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三要建立科学严密的市容环境分级巡查体系,构筑条块分明、各级联动、快速反应的工作格局。城市管理的各级部门要实行科学严密的巡查责任制,实施定岗定人定责管理,分路段、分重点地进行日巡周查,及时发现和解决运行中的问题和突发事件,从事后难管转变为事前先管、事中严管、全程监管。要彻底改变反复抓、抓反复的被动局面,推动市容环境四项整治工作向纵深发展,重点解决好城郊结合部、入城口和城区背街小巷等老大难问题,力争使市容市貌有较大改观。同时要以信息化手段架设城管部门与市民沟通的良好平台,加强各方联动,构建上下互动、左右沟通、快捷反应的管理网络体系。四要建立全民参与的共管机制,形成舆论宣传有力、市民认识到位、群众监督广泛、社会自觉共助的城管新氛围。要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作用,增强全民参与城市管理的意识,将创文明城和育文明人有机结合起来,以市民素质的提高来提升整个城市的品位。对市民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和重大城市管理决策,要通过建立市民

听证制度、市民意见征询、城市管理网站、群众热线电话等途径,集大众之策,举全民之力,使市民成为主动监督城管效能、自觉维护城管成果的重要力量。要建立健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业督察队、新闻舆论和行风监督员“四位一体”的督察机制,并建立信访处理回访制和首问责任制,加强效能监察和行风监督评议,推动城市管理工作向纵深发展。

(五)建立严格规范的项目、资金、市场监管机制

把资金用好,把项目建设好,关键是能否形成有效的监管机制。一是内部管理要严密。项目建设单位要加大建章立制力度,明确严格的办事规则、程度、责任,尤其要加强资金管理,制定项目资金内部管理制度,消除财务监督死角,杜绝脱离财政和审计部门监督的特殊工程。要加快管理手段的现代化,对管理设备和管理方式进行信息化改造,逐步构筑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营的信息化、网络化管理平台,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二是项目招标要严格。随着城市建设投入力度的加大,新开工项目越来越多,各建设部门要严格执行《招标投标法》,对建设工程实行严格的招投标,决不允许搞“近亲标、关系标、人情标”,决不允许以任何方式限制或排斥本地区、本系统外的单位参与招投标。要加强招投标监督管理工作,对评标、决标等关键环节要加大管理力度,真正使建设市场做到公平、公正、公开。三是外部监督要严肃。市财政、审计等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大对建设工程的监督审计。市监察、检察和建设等部门要定期检查有关建设工程市场廉政准入规定的贯彻执行情况,加大执法管理力度,使我市的建设市场逐步向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运行机制和监督制约机制转变,实现从无形到有形、从无序到有序、从指令模式、暗箱操作到市场机制、阳光作业的转变。四是违法乱纪要严处。这几年我市城市建设投资量、拆迁量成倍增长,工作量也相应增加,这既是对建设口广大干部职工能否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高质量、高水平完成建设任务的考验,也是对一些手中掌握工程发包、拨付工程款等权力的干部能否廉洁从政、正确使用手中权力的考验。任何违法乱纪的行为,都要受到严肃的查处。

加快城市建设、推进城市化、提升城市现代化,是创造优异投资环境、满足人民群众需要的关键举措,更是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我们一定要以更高的要求、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度、更快的行动,掀起新一轮城市建设的高潮,为力争“两个率先”、实现富民强市作出更大的贡献!

城镇工作会议上演讲范文 篇4

同志们:

这次全县城镇化工作会议是继市、县“两会”之后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省、市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去年我县的城镇化工作,分析查找存在的问题,明确今年加快城镇化的发展思路、工作重点和保障措施,动员全县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振奋精神,加大力度,真抓实干,开拓创新,推动我县城镇化工作再上新台阶。可以说,这次会议不仅是一次推动我县城镇化工作再掀高潮的动员会、鼓劲会,更是一次加压会、誓师会。随后,方书记还要作重要讲话。下面,根据县委、县政府研究的意见,我讲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去年我县城镇化工作的简要回顾

去年以来,我们坚持把城镇化作为推进“三化”进程的突破口和推动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明确工作重点,采取有力举措,取得了明显的工作成效。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坚持规划先行,城乡规划取得了新进展

坚持高起点编制规划,分阶段实施规划,严要求管理规划,多角度宣传规划,城乡一体的规划管理模式初步形成。规划编制步伐明显加快,完成了白河新区等新区开发项目、商业步行街等老城改造项目以及大桥路改建工程等道路景观建设项目的规划编制与实施,全县控规面积占规划区6以上,1000平方米以上地块建设项目修建性详规覆盖率达100,各项规划指标均居全市前列。城市配套功能得到完善,对中心城区农贸等各类专业市场和垃圾点等市政配套设施进行了规划选址,对部分规划项目进行了规划设计,对预留的绿地等公共用地严格规划控制,进一步优化了人居环境。规划管理成效显著,全年共查处各类违法建设案件120余起,依法拆除违法建筑2100余平方米;共查处公路沿线违法占地284宗,面积344?4亩,从而规范了用地和建设行为,为建设高品位的城镇打下了基础。

(二)加大资金投入,城镇建设取得新突破

坚持县城、重点镇、小集镇良性互动,不断加大投入,完善城镇功能。去年以来,城镇建设累计投入资金3?84亿元,是历年来最多的一年。其中,城区投入资金1?23亿元,完成了滨河路、大桥路、西环路、政府街、汉城路整修、扩通等10项重点工程。白河新区建设进展顺利,已具雏形;以金府街为标志的老城区改造开始启动,城市功能不断完善。拆迁工作扎实推进,全年城区拆迁面积达2?3万平方米,补偿金额达1907万元,是历史以来效果最好的一年。村镇建设步伐加快,去年共完成了7个乡镇的规划修编;累计投入小城镇建设资金9500万元,基础设施得到配套完善;新甸铺、歪子、沙堰、王庄4乡镇进入全市50强镇,初步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以重点镇为支撑,以建制镇为骨架,布局科学、功能完善、特色鲜明、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

(三)强化城市管理,城市品位有了新提高

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以“双创”活动为载体,大力实施城区亮化、绿化、净化工程,县城环境不断美化。亮化工程推进有力,去年城区共更新增设路灯803盏,楼体亮化单位达150余个;绿化工程顺利实施,新建改建了白河公园、移动绿园以及解放路、书院路绿园,更新了朝阳路绿带;城管工作逐步规范,通过完善运作机制,推行集中整治、专项整治和长效管理相结合,城区秩序有了明显改观,全年共拆除不规范广告牌20xx余块,取缔不合格要求的临街门店80余处。卓有成效地组织开展了城区军民渠、护城河清障清淤工作,扭转了城区脏、乱、差的状况。

(四)推行市场运作,经营城市迈出新步伐

牢固树立经营城镇的理念,积极运用市场手段,盘活城镇资源,以开发促建设。全年共引进金府街、景虹广场、时代广场等6个开发项目,项目资金约3亿元,近期已陆续动工兴建。同时,污水处理厂、自来水厂、垃圾处理厂项目正紧张有序推进,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日趋完善。加大公用事业单位改革力度,引入竞争机制,率先在环卫领域放开作业市场,对城区道路清扫、保洁、洒水、垃圾清运全部推向市场,使社会公益事业逐步得到了加强。

(五)树立大交通理念,城乡道路建设得到新加强

全年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2?2亿元,建设总里程261?2公里。其中,干线公路完成投资1?55亿元(含桥梁),干线公路由84?8公里增至117公里;县乡公路完成投资2633万元(含桥梁)。目前S103郑新线、S335棠西线和樊集至县城段改建工程建成通车;S244镇王线、歪子至沙堰段、溧河至五星段三级油路改建工程基本完工。“村村通油路”工程完成投资1488万元,建设里程106?3公里,已实现160个行政村通油路,占全县264个行政村的60?6,全县道路通行条件大大改善。

同时,进一步规范土地市场管理,土地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去年共落实基本农田保护面积61020公顷,开发新增耕地128?39公顷,盘活存量土地总面积1?54万平方米,查除各类违法用地面积1699亩,依法申报了县一高中等重点建设项目用地五个批次,面积共50?3公顷,使土地管理工作步入了规范化、法制化轨道。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还应清醒地看到,我县城建事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工作中存在着一些不足和问题。一是城镇建设步伐较为缓慢,历史欠帐较多,现有硬件品位不高,亮点不多,城镇功能亟待完善提高;二是市政公用设施市场化运作较为缓慢,建设管理体制改革任务仍然繁重;三是筹资渠道不够畅通,多元化的筹资体系尚未从根本上形成,特别是小城镇建设表现的尤为突出;四是城市管理的长效机制尚未完全形成,城区脏、乱、差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所有这些问题,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在实际工作中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二、进一步认识新形势下加快城镇化进程的重大战略意义

城镇化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向城市转化的历史进程,是地方经济实力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象征。加快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实现现代化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也是解决我县目前及今后经济社会诸多问题的关键。因此,我们要从长远的、全局的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城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第一,加快城镇化进程,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迫切需要。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纲要提出20xx年要达到GDP翻两番和城镇化水平提高到50以上两个主要指标。实现这一目标,经济发展必须保持较高的速度和较高的质量。研究表明,城镇化水平每提高1个百分点,可相应带动GDP增长2个百分点,就我县而言,就意味着经济总量增加近1?5亿元,随着城乡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的展开,投资拉动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将更加明显。同时,加快城镇化进程,还有利于扩大消费需求,启动消费市场。据统计,在我县85的农村人口只占有55的〓〓消费品市场和60的城乡储蓄。全县消费群体大但消费支出小,需求力大但购买力低、市场空间大但市场容量小的问题比较突出。随着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转移,蕴藏其间的巨大能量将得到释放,必将有力地推动我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第二,加快城镇化进程,是协调推进“三化”进程的根本途径。“三化”之中,工业化是核心,城镇化是载体,农业现代化是基础,三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目前城镇化进程滞后已成为影响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瓶颈。城镇化的滞后,使工业化既缺乏有力的支持,又缺乏广阔的市场,还使农业现代化缺乏有效的推动力量,影响农民收入的增加,影响农村现代化进程。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认清和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规律,适应农民向城镇集聚、到城镇发展的强烈愿望,通过培育一批带动力强的城镇,更好地发挥城镇化在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中的纽带作用,走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一体的发展路子,实现城乡经济相互促进,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

第三,加快城镇化进程,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助推器。xx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历史任务。我县是农业大县,要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难点、重点和关键点都在“农”字上。根本出路在于加速推进城镇化建设,通过城镇化“化”农业、“化”农民,把大量农村人口变为城镇居民,不断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为农村经济集约式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同时,城镇建设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加快城镇化进程,不仅能促进物质文明的快速发展,还能引发人们对教育、医疗卫生、文化艺术等更高层次发展的需求,促进精神文明的发展和公共服务设施改善。我们只有加速推进城镇化,不断完善城镇基础设施,才能为新农村的建设打下良好的工作基础。

第四,加快城镇化进程,是应对区域经济激烈竞争的有效措施。城市是区域经济的重要增长极和重要载体,其吸引和辐射作用决定着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进程。当前区域之间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中心城市实力的竞争,表现为城镇群体的竞争。从周边市县来看,各地都把推进城镇化作为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战略举措来抓,倾力进行打造,特别是原先工作较为落后的西峡、淅川、内乡等县城镇化建设的成效特别显著,可以说是日新月异、面貌大变。我们毗邻的湖北省襄樊市已列入湖北省区域性副中心城市采取超常规措施,强力培育,加速发展。这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我们必须立足自身特点,抓住机遇,化解矛盾,应对这一激烈的区域竞争。特别是要大力实施中心城区带动战略,尽快把县城做大做强,带动重点镇、小集镇和中心村的发展。

当前,我县城镇化发展正处于黄金发展机遇期。据研究表明,一个国家和地区,城镇化水平达到30,便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目前我县城镇化水平已达到30,五年提高了7?2个百分点,步入和正在步入发展的快车道。这对我们来说,是城镇化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缩短与发达地区差距的大好时机,必须紧紧抓住四个方面的新机遇:

一是紧紧抓住政策推进的新机遇。中央把城镇化作为“”时期的重要发展战略,今后将逐步建立健全与城镇化发展相适应的各项制度,消除制约城镇化的体制性障碍;将加大城镇基础设施投入,特别是城镇户口进一步放开,将为城镇经济发展和农村人口转移提供有力保障。随着国家促进中部崛起和新农村建设的深入推进,将会出台一系列加快中部地区发展的政策措施,包括加大资金投入,这将极大地改善中部地区的发展条件和环境,有力地促进新野城镇化大发展。二是紧紧抓住产业转移的新机遇。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际国内资本和产业向内地转移步伐加快,在承接这种转移中,我们处于承东启西的有利位置,能够赢得发展先机。这将有利于承接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推动工业集聚和人口集聚,加快城镇化进程。

三是要紧紧抓住劳务催化的新机遇。去年全县外出务工人员达到11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24,劳务总收入达近10亿元。农民返乡后利用一技之长或资金实力领办创办了不少企业或实体。带领周围群众走上了富裕之路。可以说,劳务经济已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为推进城镇化进程起到了催化作用,并且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县是劳动力资源大市,农村劳动力转移有很大的潜力和空间,这将为我县城镇化发展提供强大的人力资源。四是要紧紧抓住环境改善的新机遇。经过近年来的发展,我县的软硬环境得到优化,特别是随着宁西铁路、许南襄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以及三条过境省道、县乡道、村村通工程的改造建设,形成了区域性快速交通网络,这是我县加快城镇化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条件。另外,加快城镇化进程也是全县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普遍心声,上下形成了共识,这为我们加快城镇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和群众基础,使城镇化建设有了保证。面对机遇,我们一定要倍加珍惜,正确把握城镇化发展的总体趋势,把机遇优势尽快转化为发展实力。未来五年,既是新野城镇化发展的关键时期,又是新野推进城镇化建设的最佳机遇期。全县上下一定要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把握机遇,务实重干,全面提升城镇化水平。

三、狠抓关键环节推动城镇化建设上台阶

今年是实施“”规划的开局之年、起步之年,做好城镇化各项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今年我县城镇化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创建“水城、绿城、棉纺织名城”为目标,以发展为主线,以制度改革和体制创新为动力,坚持规划、建设、经营、管理“四位一体”,县城、重点镇、小集镇、中心村良性互动,创新经营理念,完善城镇体系,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城镇规模,加速推动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实现城镇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体工作中,要着力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强化规划约束,规范城市建设

要牢固树立规划效益是最大效益、规划失误是最大浪费的思想,切实抓好规划的编制、实施与管理,真正发挥城镇规划的引导和调控作用。

一是加快城乡规划编制步伐。我县县城总体规划已编制完成,下步要根据城镇化发展的需要,进一步调整完善县域城镇体系规划,优化城镇布局。今年规划工作要突出抓好中心城市规划区建设和村镇规划建设两个重点。围绕中心城区规划建设,要着力做好8项新区开发项目、3项老城改造项目、8项道路工程项目以及水系项目、主要道路改造项目等项目的规划编制工作,以上项目规划原则要求3月底前完成编制任务;已经编制完成的项目,要抓紧组织评审,积极付诸实施。围绕村镇规划建设,要着力抓好乡镇总体规划修编和新农村试点村规划建设。今年要抓紧进行新一轮规划编制与修编工作,去年未进行规划修编的7个乡镇,年底前必须完成规划编制的评审与报批工作。各乡镇在组织编制总体规划的同时,要结合实际,认真做好辖区公路沿线控制性详细规划,并与镇域体系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要科学指导新农村试点村规划建设工作,每个乡镇积极培育2—3个集镇或村庄样板,以点带面,逐步铺开。今年各乡镇的规划统一由县规划部门组织实施,各乡镇要抽调专人,积极配合,确保全面实现建设新农村目标。二是提高规划设计水平。要坚持以人为本、突出特色、注重品位的原则,对城区重要地段、重要节点、标志性建筑的规划设计方案优中选优,严格把关,切实解决千城一面、千街一面的问题。各乡镇要根据各自资源秉赋、特色优势、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和集镇风貌确立独特的建设风格,着力塑造各具特色的城镇形象。要坚持同步规划、配套建设,搞好城镇供水、排水、燃气、供电、电信、有线电视等各类管网的综合布局,克服“重地上、轻地下”的思想,坚决杜绝“今天建、明天挖”的浪费现象,防止各种盲目建设、重复建设。三是加强规划统一管理。要明确规划实施的主体和责任,严格规划管理,维护规划的权威性、严肃性。今年除列入国家、省批准的重点建设项目,利于县域发展急建的项目,以及临街影响市容而符合规划要求需要翻建项目和已基本建成小区需填平补齐的新建项目以外,其它任何用地和建设项目,所涉及乡(镇)、村、组不得审核盖章和收取任何费用,规划部门不得发放“一书两证”等手续,发展改革部门不予立项,土地部门不得受理用地申请,建设部门不得发放开工手续,有关商业银行不得提供建设资金贷款。严禁任何单位以职工集资等理由,在原划拨土地上进行房地产开发,杜绝任何个人非法进行房地产开发活动。对在建工程和已办理规划用地手续的单位及个人,由县规划和土地部门对所持手续进行审查,经审查合格的,集中报县政府审批,经审查不合格的,手续一律废止。审查期间,在建项目一律停建。要进一步加大规划监察力度,严厉查处各类违法建设,今年要继续加强对城市规划区用地和县内主干道两侧用地的监控管理,加大查处力度,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下步根据省市有关精神,县政府要重点对省道两侧规划控制区内的粘土砖瓦窑厂进行全面治理整顿,实行所在地乡镇政府组织实施、相关部门联手整治的办法,推进工作落实,确保规范有序建设。

(二)实施重点突破,构建绿色城镇体系

今年的城市建设和公路建设任务已经明确,各有关单位要尽快完成工程的规划设计、资金筹措、招投标手续等准备工作,确保按时开工。

一是加快县城建设。要按照“新区出形象、旧城变面貌、沿河出特色、管理上水平”的要求,结合“两区一带”的整体结构,突出抓好“四区”、四厂”建设,强力组织10项重点工程。具体讲:①8条道路配套建设工程,涉及施工单位要积极创造条件,近期要陆续开工,力争3月底前完成滨河路配套建设,6月底确保三里河景观路建成通车。②金府步行街一期工程已经启动,7月底前要完成主体工程;二期工程拆迁6月底前组织实施,8月底前完成任务。③电影院、体育场区域开发项目,3月底前要拆迁完毕,4月份动工建设,6月底前完成休闲广场的主体工程建设。④县体育中心建设项目,近期要完成规划设计,订出红线,城关镇要认真做好土地租用工作。⑤一高中分校、文化“三馆”和广播电视传输中心建设项目,二期3000万元准备已到位,近期要马上组织招投标。⑥三里河景区建设工程,确保5月底前橡胶坝建成蓄水,并完成护坡的招投标工作。⑦城北公园一期工程,3月中旬前完成拆迁和租地工作,5月份前完成绿化任务。⑧县纺织工业区设施配套工程,近期要启动,并拿出第一期3平方公里的规划设计方案。⑨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项目建设要争取早日开工建设。自来水厂项目,一批300万元国债资金已下拨,建设部门要抓紧引资兴建;污水处理厂项目征地、定位、放线初设工作已完成,发改委、建设局要分头做好上报审批,力争3月份开始招投标,年底前完成建设任务;垃圾处理厂项目,有关部门要积极配合,按省政府要求,力争年底前开工建设。⑩安居工程一期建设项目,要尽快完善相关手续,近期开工建设,年底前建成竣工。上述工程建设时间紧迫,任务艰巨,各有关单位要统筹安排,精心组织,全力攻坚,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打造城区精品工程,力争以重点工程的大突破推进城市品位的大提升。同时,适时调整行政区划,将与县城联系紧密的乡镇纳入城区范围,进一步统一规划和建设,增强县城的聚集、辐射能力,提高综合竞争力。

二是培育扶持小集镇。要加大投入,搞好集镇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各乡镇要至少规划建成一条示范街、一个专业市场、一个小游园,完善集镇功能。要大力发展集镇经济。各乡镇要立足本地优势,培育特色支柱产业,引导吸纳农村人口向小集镇集中,以产业和人口的聚集推动集镇发展,培育壮大特色小集镇。要继续开展星级集镇的创建活动,各星级集镇要在原有基础上上档升级,力争有1—2个乡镇进入省重点镇行列。要以“文明新村”建设为载体,加强中心村建设,在搞好乡镇建设整体规划的基础上,加快村庄建设规划,做好部分中心村的建设布局规划,引导附近自然村向中心村适度集中,推进村庄脏乱差治理,加大绿化美化力度,明显改善村容村貌。各乡镇要力争建设1—2个文明新村的样板。三是加快公路建设步伐。前天,市委、市政府刚刚召开了全市农村公路建设工作会议,总结了去年的成绩和经验,表彰了一批先进单位和个人,研究部署了今年农村公路建设工作,明确提出“村村通工程”建设任务5月底大头落地,9月底全面完成的目标。而我县目前仍有〓〓个行政村不通公路,有40个行政村不通油(水泥)路,农村公路“村村通”需建设里程有〓〓公里,任务依然繁重。今年,我们计划安排建设公路总里程〓〓公里;其中干线公路〓〓公里;县乡国债公路〓〓公里;“村村通”工程〓〓公里,解决〓〓个行政村通油路问题,全部实现“村村通”建设任务。为此,要重点抓好三个方面工作:〖HTSS〗其一,〖HTF〗统一思想,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既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既是改善农村生产和生活条件,发展农村经济、解决“三农”问题的前提,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既是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既是构建便捷、通畅、高效、安全的〓〓〖HTSS〗其二,〖HTF〗创新筹资方法,落实建设资金。今年,省政府已将“村村通”补助资金统一提高到每公里补助10万元。大家一定要抢抓机遇,加快建设步伐。但根据省市建设水泥路标准,经预算每公里不含税造价至少16万元,每公里尚有6万元缺口需由乡村自筹解决。各乡镇要不断创新工作机制,改进工作方法,发挥乡村投入主渠道作用,千方百计解决资金筹措问题,保证工程资金在3月底以前全部足额上缴县财政专户。要实行社会捐资,通过不同渠道、采取不同形式,大力宣传上级出台倾斜的政策,进一步激发修路热情,充分发动在外工作人员、务工经商人员和社会各界为公路建设捐资出力。县直单位要开展对口帮扶活动,积极与困难村进行“结对子”帮扶。要探索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新方法,启动基层民主程序来进行资金筹措。引导群众自愿捐资投劳。要积极争取上级项目资金。发改委要继续向国家、省争取国债和以工代赈等项目资金;交通部门要加强与上级主管部门的联系,积极争取通达工程、危桥加固、安全保障工程等多项补助资金;农办要进一步加大向国家、省争取扶贫资金工作力度,更好地支持用于农村公路建设。〖HTSS〗其三,加快工程进度,确保任务完成。要采取得力措施,及早部署,认真组织,迅速掀起农村公路建设高潮。干线公路S244镇王线王集至王庄二级油路遗留工程,扫尾工作要在6月底前全部完工;完成景观路的建设任务,6月底前要交付使用;完成景观路老白河桥的施工任务,8月底前要交付使用。县乡国债公路建设歪施路、县城—樊集、五星—溧河三级油路改建工程要在6月30日前完成;开工建设王庄—新甸铺三级油路改建工程,8月底前完工。村村通工程要求各乡镇要在3月30日前开工,必须在5月底前全部完成施工任务。8月初县里将进行初验,确保9月份顺利通过省、市全面验收。其间县委、政府将组织督查组对项目进度、质量和资金落实情况进行全面督查。〖HTSS〗另外,要严格技术标准,加强项目监管,落实质量责任制,确保工程质量。要加大对县乡公路的养护投入和管理,按照县道县养、乡道乡养、村道村养的原则,保证县乡村公路都有养护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使已修建的农村公路不失养。今年省市要研究出台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县里也将制订具体的实施方案。要坚持齐抓共建,优化施工环境。各乡镇、县直有关部门要积极给予理解、支持和配合,认真搞好组织协调和服务工作,扎实做好公路建设用地和采砂取土及拆迁工作,为农村公路建设创造宽松的外部环境。要进一步强化工作责任,实行目标管理,严格奖惩兑现,确保农村公路建设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三)树牢经营理念,广开城建融资渠道

“”时期,我县城镇建设的任务很大,必须将经营理念贯穿于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全过程,积极探索城市资本营运的有效途径,多方筹措资金,加大城镇基础设施的投入。

一是坚持城市资源资本化。要垄断土地一级市场,完善土地收购储备制度,统一组织开发、出让、拍卖,以地生财,以地建城。今年要大胆探索多元制有偿供地模式,通过实行国有土地年租制、国有土地使用权租赁、国有土地使用权作价或入股、国有土地置换、集体土地农用地转用等多种形式,盘活存量,实现土地收益最大化。在这方面,城关、城郊、王集、施庵做得不错。供水、能源、道路、绿化、信息传输、排污与排水处理等城市基础设施,要通过招商引资、托管经营、股权转让等形式进行营运。一高中分校、污水处理厂都是采取BOT模式引资兴建的。冠名权、广告发布权、公交线路经营权等城市无形资本,要通过拍卖等方式实行有偿使用,从而盘活资产,增加政府收益。

二是坚持城市建设市场化。要把城市看作是一个资本技术密集型的产业形态,不断提高城市建设的市场化程度。要引入竞争机制,开放建筑市场,建立完善招标、投标办法,确保公平、公正、公开,杜绝暗箱操作。要把城镇基础设施作为产业来经营,在政府、企业和投资者之间建立一种互动、互利、互惠的机制,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可持续发展。

三是坚持城市经营公司化。城市经营项目,都要实行公司化运作,明确投资主体和产权主体。供水、环卫、园林的经营,要以企业为主体,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进一步加快全县建设系统事业单位改革步伐,逐步建立和实施作业市场的综合承包制度,切实做到事企分离、管养分离。

四是坚持投资主体多元化。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是解决资金问题的重要途径。要坚持通过政府、集体、个人一起上,内资外资一起投,构筑多元化的投资格局。把具有较好经济效益的城建项目推向市场,通过专业融资机构和资本市场吸引社会资本直接投资,采取项目打捆方式,扩大银行贷款。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投入的导向、示范和催化作用,把有限的财政资金用在公用设施建设领域等关键处。要进一步放宽民间资本准入领域,凡是国家没有明令禁止的都允许其参与经营,吸引更多民间资本进入市政设施建设,变“有多少线办多少事”为“办多少事筹多少钱”,加速推进城市建设。

(四)强化产业支撑,发挥聚集效应

产业发展水平决定生产要素聚集程度,决定城镇人口规模。没有产业的城镇是一个空壳,不会有持续发展能力。因此,城镇化并不等同于城市建设,关键要发展产业,形成产业支撑。

一是加快工业发展。工业化是城镇化的根本动力,要立足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大力调整优化结构,突出发展棉纺织工业,加快发展食品工业,积极发展化学工业,着力培育轻工、机电工业,不断培育壮大县域工业支柱产业。要尽快修订完善促进工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推动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实施扶扶优扶强,规划建设一批优势工业项目,增强城镇发展后劲。要进一步加强县纺织工业园区和乡镇工业小区建设,推动工业向园区集中,项目向园区摆布,将园区建成新型工业的密集带和城市发展的新亮点,实现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良性互动。

二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第三产业是城镇化的后续动力。今后要以现代市场体系建设为重点,在继续发展壮大和改进提升运输、仓储、批零、餐饮等传统第三产业的同时,重点加快现代物流业、文化产业、金融信息、社区服务等新兴服务业发展。要大力培育市场体系,规范完善现有的集贸市场,新规划建设一批综合市场或专业农贸市场,增强城镇化对生产要素的聚集调剂作用。要支持发展小城镇服务业,鼓励大中城市商贸企业到城镇开展商业流通、物流配送、农副产品批发等涉农经营活动,组织供需见面,为农业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和农村产品的流通提供便捷服务,使其成为扩大就业、带动经济增长的重要产业。

三是积极发展房地产业。要大力开发经济实用住房、商品房、商用房,按照功能区划,坚持集中连片、整体开发的原则,加快建设功能齐全、各具特色的住宅小区,为市民营造清洁、优美、安静、舒适的良好人居环境。要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另外,对于一些成为城镇支撑的特色产业,要进一步按照培强龙头、建设基地、打造特色、形成支柱的思路,尽快做大、做强、做新、做特。

(五)多策并举,营造城镇化发展的良好环境

要加快城镇化进程,必须抓住关键,创优环境,消除影响发展的一些体制机制上的障碍。

一是健全完善各项政策措施。要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农民向城镇转移的运行机制,稳步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解除农民后顾之忧,保障农民利益不受侵害,推进农民向城镇转移。要进一步改革城镇户籍管理制度,创造条件,逐步推行按实际居住地进行登记的户籍管理制度,统一城乡户籍管理。要进一步降低外来从业人员进城落户的限制条件,简化入户手续,并调整教育、就业计划生育等相关政策,保证新落户居民的基本权利。要建立城乡平等就业制度,将外来从业人员纳入城镇公共就业服务范围,逐步建立城乡平等的就业制度,继续清理限制农民进城就业的歧视性政策规定,取消对外来人员及其用工单位的不合理收费,逐步将外来人员纳入城镇公共就业服务范围。

二是加强城市管理。要以“双创”活动为载体,以交通秩序、卫生管理、市场规范为主要内容,突出县城出入口、城乡结合部、背街小巷等重点部位,进行经常性地综合整治,彻底扭转城区脏、乱、差的局面。要强化规划实施的监督管理,建立长效管理机制。要继续加快实施城区绿化、亮化、净化工程,不断美化县城环境。要继续搞好军民渠、护城河治理,不断提升城市品位。要强化市民城市意识和城市法规意识,营造“新野是我家,文明靠大家”的浓厚氛围,提高市民参与城市管理的积极性。

三是推行行政区划调整和管理体制改革。要完善城市管理体制,健全管理机制,统一管理标准,合理划分管理辖区,明确管理服务职能,激活城市管理基层细胞,实施精细管理。加快整合行政区划,设立新的街道办事处,逐步改变城乡混杂、辖区交叉、管理不便的现状。规划和引导社区建设,培育社区组织,逐步建立完善的社区管理和服务体系,提升城市综合管理水平。

四、切实加强对城镇化工作的组织领导

加快城镇化进程是一项系统性强、牵涉面广的工作,各乡镇和县直各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强力推进。

第一,强化城市意识,把握发展规律。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学会用城市的眼光来看待问题,用城市的思维来谋划工业,用城市的标准来衡量工作,牢固树立抓城建就是抓经济,抓城镇化就是抓发展、抓现代化建设的理念,不断增强法制意识、文明意识、秩序意识、服务意识和平等意识,增强工作的预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要加强对城镇化理论的学习与研究,把握城镇化发展的规律,科学制定本地、本部门城镇化的发展思路和工作重点,协调解决城镇化进程中的重大问题,增强驾驭城镇化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第二,明确目标责任,强化督促检查。要把加快城镇化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摆上突出位置,纳入全县目标管理体系。继续实行县四家领导分包重点工程、重点工作制度,建立分工明确、职责清晰的协调机制,及时研究解决城镇化发展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并负责对城镇化工作进行督导。各乡镇、各有关单位也要及时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层层落实责任,狠抓工作落实。今年,对已确定的重点建设工程,县里要组织城镇化领导小组和县委、政府督查室定期、不定期地进行督查。同时,仍将组织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进行视察,并发挥新闻媒体作用,进行监督和反馈,确保各项建设任务落到实处。

第三,坚持齐抓共管,形成工作合力。各有关职能部门要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出发,强化服务意识,找准参与城镇化工作的切入点,提高工作效率,改进服务方式,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城建部门要在做好城镇建设和管理等职责内工作的同时,针对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出谋划策,保证城镇化健康有序推进。规划、公安、工商等有关部门要各负其责,各尽其能,为城镇建设出力尽责。城关镇、城郊乡要继续发挥顾大体、识大局的良好工作姿态,协调联动,保证工程建设顺利进行。要大力叫响“人民城市人民建、建好城市为人民”的口号,动员群众积极参与城镇化工作,形成全社会鼓励、支持城镇化的“大合唱”,推进全县城镇建设上台阶。

同志们,推进城镇化是大势所趋、发展之要,全县上下一定要高度重视,统筹谋划,强化措施,精心运作,不失时机地加快建设步伐,努力开创我县城镇化工作新局面,为促进新野既快又好地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城镇工作会议上演讲范文 篇5

中央召开的全国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了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思路和战略部署,这为我们加快城镇化进程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指导。在市委三届六次全委(扩大)会议和经济工作会议之后,我们紧接着召开这次城镇化工作会议,目的就是要深入贯彻中央关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政策精神,加快推动全市城镇化进程。刚才,余锋副市长作了关于城镇化建设的工作报告,工作部署和重点任务是市委、市政府研究后确定的,希望大家全力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再讲五个方面的意见。

一、紧紧抓住城镇化发展的历史机遇,推动张掖经济社会加快转型

转型跨越是张掖的发展路径,也是发展目标,而城镇化既属于产业的转型,也属于社会的转型。我们要推进转型发展,毫无疑问就包括城镇化发展。对张掖而言,城镇化是转型发展的难得机遇,之所以如此,是基于以下两个方面:

(一)城镇化发展是世界性的潮流。马克思关于近代世界有两句很有名的话:“资本主义在过去三百年里所创造的财富,超过了人类历史创造的财富总和。”其核心意思是说英国工业革命后的三百多年,资本主义发展是通过工业化创造了财富奇迹。马克思还有另一句话:“现代历史就是乡村城市化的过程。”其本质是说城镇化就是人口由于产业带动向城市集中的历史过程,而城镇化发展是现代社会的发展潮流。现在发达国家都走过了城镇化历程,以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英国为例,从1640年工业革命到1850年,城市人口超过了75%,基本实现了城市化;美国的城市化从1840年开始起步,到1970年城市化率超过了73%;二战以后,也还有一些国家实现了城市化,比如日本,时候城市化水平只有7%,但是到1973年就达到了70%。我国在1949年的时候城市化水平只有10%,到1976年的时候也只有12.8%,20xx年就达到了52%。工业化创造财富,城镇化积累财富,越是城市化水平高的地方,越是财富集中的地方。现在的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地区,既是全国城镇化水平最高的地方,也是最聚集财富的区域。张掖要实现经济社会的发展转型,只有紧跟历史潮流,才能有科学的转型、合理的转型和快速的转型。

(二)城镇化是转型发展的动力所在。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主要靠两样东西。第一,靠体制释放的能量。过去机制体制不合理,严重束缚了劳动生产力。从包产到户开始用了五年时间,我们就从短缺经济完全实现了粮食自给自足。这就是体制释放的巨大动力和能量。第二,靠廉价的劳动力支撑工业发展。中国庞大的人口既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而且使工业发展的成本大幅度低于国际市场,形成了明显的比较优势,改革开放30年来经济的活力与此密切相关。那么,下一步靠什么来发展?毫无疑问,城市化是最大的动力所在。我曾经算过一笔账,张掖按照38%的城镇化率计算,全市城镇人口有50万,但现在全市有户籍的城镇人口只有34万。如果到20xx年我们达到全国的平均水平,也就是60%,那么我们就应当有78万人居住在城市,也就是说我们今后还要有28万人口进城生活,加上流动人口可能在35万左右。如果按现行的标准,按人均40平方米的住房面积计算,全市需要再盖1400万平方米的房子,按1平方米综合产值1万元算,就是1400亿,这就是未来十年我们的城镇化产值。城镇化拉动经济发展的效应是综合的。按照专家评估,建筑材料涉及50多个工业行业,钢材的25%、木材的40%、玻璃的70%、水泥的70%、塑料制品的25%,都是靠房地产拉动的。同时,房地产还占了整个交通运输量的8%。我们过去城镇化水平低,意味着增长的空间大。这恰恰又是我们的优势所在。只要我们抓住这样一个有利时机,在理念上、规划上、建设时序的把握上做到科学有序,就完全有可能通过城镇化建设来推动张掖经济社会的历史性转型。

二、牢牢把握新型城镇化的特点和规律,在更高起点上谋划张掖的城镇化建设

这次中央提出的城镇化发展战略,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新型城镇化。这个新型城镇化,是相对于过去世界各国走过的城市化发展历程而言,是相对于改革开放以来经历的波澜壮阔的30年城市化发展而言的。概括起来有三个显著特点。

(一)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本的城镇化。也就是说城市建设的根本目标是要让居民宜居,只有宜居才能吸引更多的人口,才能形成要素的聚集,所以说要把人口的城镇化作为新型城镇化的首要任务。按照38%的城镇化率计算,我们应当有50万人居住在城市,但按照户籍统计却只有34万,也就是说还有16万人生活在城市,户籍在农村。人口的城镇化对我们提出了三点要求:第一,必须把城镇化搞成宜居的城镇化,只有环境宜居、设施配套才能对农村人口产生吸引力;第二,必须把城镇化搞成宜业的城镇化,只有培育起城市产业体系,才能有效聚集要素聚集人口;第三,必须把城镇化搞成人人能够平等享受公共服务的城镇化,只有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政策的有效衔接才能为农村人口转入城市打造铺平道路。

(二)新型城镇化是内涵式发展的城镇化。从全国范围看,过去的城镇化单纯追求城市建成区面积的扩张,形成了“摊大饼”式的发展模式,特别是走了一条优先发展特大城市的路子,引发了城镇化发展中很多社会、环境等方面的突出问题。走新型城镇化道路,要求我们必须走内涵式发展的路子,也就是说,不是城市建得越大越好,也不是人口聚集得越多越好,而是要做到人地相宜、人城相宜、人业相宜,既要扩大城市人口的规模和总量,同时又要做到基础设施和城市生活相匹配。张掖的城市化如何实现内涵式发展呢?首先得有人口规模。没有人口规模,资源和效益都很难发挥出来。在城市经济学上有一个测算数值,人口在10万人以上,城市就开始产生净值收益,而且人口数量越大,净值收益率越高,超过100万人以上,净值收益率就会下降。张掖现在恰恰缺10万人以上的城市,除甘州区外,其它县区的城市人口都不足10万,要产生净收益,我们加快内涵式发展就是要把城市规模做大,让城市能够自己养活自己。内涵式发展还要求我们做到集约、节约利用水和土地等各种城市要素资源。集约化发展就是如何用更少的土地产生更大的效益和价值。世界上公认的两个最好的城市香港和纽约,恰恰都是人口密度最大的城市,成功之处在于疏密结合,私人空间尺度适宜,但公共空间尺度很大,土地面积不大,但有限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很高,不仅有聚集功能,而且适宜人居。而我们的城市相反,往往该疏不疏,该密不密,既有严重浪费土地的地方,又有拥挤不堪,生活很不方便的区域,不管老城新城,所有楼盘都带商业,功能混搭。中央提出的新型城镇化要求我们必须要集约和节约地利用资源,走好内涵式发展的路子。

(三)新型城镇化是生态环保的城镇化。在传统的城镇化经济下,大城市快速无序膨胀,造成了许多环境和社会问题。现在,已经有很多城市变成了不宜居的地方,空气质量很差、水体受到污染、交通拥堵不堪,这种城镇化是难以为继的。中央提出的新型城镇化是把生态保护、环境优化与城市发展结合起来的城镇化,习在城镇化工作会议的讲话中提出要“慎砍树、少填湖,让人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十分形象而准确地概括了生态文明理念在城镇化建设中的要求。张掖作为一个后发优势比较明显的城市,一定要把新型城镇化的理念贯穿到城市建设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一定要做好城市的环境空间,为居民提供宜居环境,最大限度地让城市美起来、靓起来,以此来整体提升城市建设水平。

三、抓住城镇化发展的关键环节,努力提高全市城市建设总体水平

城镇化建设涉及方方面面,但关键环节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高起点规划。规划是城市建设的大纲,成功的规划可以节约大量的资源,可以使城市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为了搞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今年我们可能要大举拆迁一些严重影响市容风貌的建筑。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角度看,必须这样做。我们计划拆的这些建筑物,120xx年以上的没有,50年以上的也没有,大多数是近30年来陆续不按规划建设的。我们的城市化发展最大的弊端就在于我们自己造就了一大批的垃圾建筑,这也是我们城市化建设不得不付出的代价和学费。所以,我们推进新型城镇化,如果还不重视规划,还在规划上犯这样那样的错误,特别是在规划上继续犯颠覆性和系统性的错误,那么我们的决策者就会成为历史的罪人。因此,城市建设必须高起点规划,必须保证较高层次。张掖的城市规划,要注重五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两个“1+5”的城市框架体系,也就是宜居宜游生态城市建设规划和市区主城区加5个功能区规划。这个规划现在已经大体形成,主要是完善执行的问题。第二个层次,是城市的总体规划,主要是指市区和五县县城。这项工作现在也大体完成了,所剩的任务不多,有一些规划随着形势的发展可能需要重新修编。第三个层次,片区的控规和建设性详规。这个规划是我们现在最薄弱的环节,也是差距最大的地方,更是将来形成城市风貌的最关键的环节。对这个规划,我们普遍重视不够,执行不严格,水平和层次比较低,需要着力加强,今年内市区的片区控规和建设详规要基本完成,各县的详规和控规最晚也要于明年年底前完成,使城市建设有章可循。第四个层次,小城镇规划。我们的65个乡镇,一部分做了规划,一部分还没做,这也是我们下一步亟待加强的重点环节。第五个层次,村庄规划。我们这几年搞了大量的“四化”新村,方向是正确的,效果也是明显的,但问题也是突出的,因为很多村子没有做到规划先行,留下了很多遗憾。因此,我们要按照各县区不同的功能定位和工作时序,加快总规修编,弥补详规和控规的缺失,扎实做好村镇两级规划。各县区在修编审定规划的时候,要积极与全国知名的甲级资质设计单位形成联盟,由他们来做概念性规划和总体建设方案,然后由我们的设计单位来做施工图纸设计。

(二)高标准建设。高标准建设绝不是奢侈浪费,也不是重金投入,而是指我们的设计理念和建筑要经得起历史的检验,要着眼长远,按照百年大计、千年大计的要求来推进城市建设。新农村建设要由“一代人盖三次房”向“建一次房住三代人”转变。在城市建设上要切实体现习提出的“善做善成”的要求,宁可盖得慢一点,盖得少一点,但要盖一个成一个,盖一个像一个,争取我们建起来的大楼百年之后甚至几百年之后仍然矗立在张掖大地上,这就是高标准。

(三)高水平管理。张掖是河西五个城市中最有生活气息的城市,人口密度大,商业很繁荣,流动性强,这是张掖的活力所在。但带来的一个问题就是管理难度大,环境卫生维护成本高,因此城市管理是比建设更需要有耐力和持久性的工作。今年要重点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要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去年我们把城市事权重新进行了划分。从两个月的运行情况看,总体比原来的状况好了一些,但还有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各县区要紧紧围绕城市管理的责、权、利方面进一步做深入细致的研究,从机制体制上解决好城市管理动力和活力不足的问题。二要提高设施保障水平。垃圾处理设施、环卫设施、公共卫生设施都要花大力气、下狠功夫做好做实,这是实实在在的民生工作,也是真正让老百姓受益的惠民之举,只有基础设施完善了,城市管理水平的提高才有物质基础。三要培育全民对城市的热爱和自豪感。只有把人民群众对张掖的热爱之情激发出来,把参与城市建设管理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每个人都当文明人、做文明事,才能够自觉遵守城市管理的各项规定,城市管理水平的提高才能有坚实的基础。如何提高市民的文明素质,如何充分激发市民自觉参与城市管理的活力,今年要拿出具体可行的实施方案,既要有激励性的措施,还要有制约性的办法,要形成好人好事有人表扬、坏人坏事有人监督曝光的激励约束机制。这是中小城市最难做的事情,但要真正做好了,也是最实际、最长效的事情。宣传、建设、规划等部门要共同研究,拿出可行的方案,今年正式启动,一年初见成效,三年大见成效。

四、认真研究解决城镇化建设的突出问题,确保城镇化建设健康稳步发展

城镇化建设既有共性问题,比如“摊大饼”、人口城镇化不足等全国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有张掖的个性问题。要解决好这些问题,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大胆探索创新,解决好政策不配套的问题。城镇化的发展需要一系列成功的配套政策,这些配套政策既需要中央的顶层设计,更需要基层的大胆创新,这就需要我们把中央的政策与张掖的实际紧密结合,在以下几个方面大胆探索:一是土地政策。这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因为土地是城镇化建设的基础,如果土地的问题解决不好,城镇化发展将受到非常大的制约。我们要在推进城镇化发展的进程中,结合中央关于集体土地改革的一系列政策,借鉴苏州“三个集中、三个置换”的先进经验,统筹城乡土地,盘活土地资产,把土地资产化,做到既激发农村的活力,又为城市建设注入动力。二是社会保障政策。要探索建立城乡统筹、联动衔接的社会保障政策体系,使农民不仅能在城市落户,而且能在城市享受各种应该享受的社会保障政策和公共服务政策。三是移民搬迁和生态保护政策。按照省上的扶贫攻坚规划和祁连山生态保护规划,未来几年将有大量的资金投向祁连山浅山区,如何用好这些政策、项目、资金,把不具备基本生产生活条件的祁连山区的农牧民搬迁出来,通过土地、房屋要素的转换,让他们下山入川、下山进城,各县区要深入研究,大胆创新,在一些领域可以先行先试,为全市农村改革的深化和城镇化加快发展创造经验。

(二)坚持城乡统筹,解决好城乡二元结构的问题。城乡统筹既是城镇化建设必须处理好的关系,也是农村发展必须考虑的要素,从张掖的实际看,城乡统筹主要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规划统筹。在一个县域范围内,哪些乡需要建,哪些乡需要撤,哪些村要集中到乡镇上来建,哪些村要集中到县城来建,哪些村要就地重建,哪些村要搬迁,都要做一个全面的规划,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二是政策统筹。在考虑城市建设的同时,一定要考虑农民的需求。土地、社保、户籍、公共服务等方面的政策要统筹考虑,通过政策引导资源合理配置、城乡统筹发展。三是要解决好“四化”村建设中的认识和偏差。这几年我们的“四化”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为新农村建设探索了一种新的模式,也完全符合这次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的要求。但如果把“四化”中的“社区化”简单地理解为“楼房化”,就是认识上的偏差。我们既可以有楼房版的社区,也可以有平房版的社区;既可以有生产、生活分开的社区,又可以有生产、生活结合在一起的社区。因此,要因地制宜,停止一般性楼房的审批。建设、规划部门和各县区要再做一次深入的调研,进一步明确新农村建设的思路和“四化”的标准,按照城乡统筹的原则,谋划好新农村建设的方向、着力重点和建设顺序,防止把农村建成微缩版的城市。

(三)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两个积极性,切实解决好投资融资的问题。城市建设投资量非常大,没有大量的投资,速度加不快、质量提不高。但城镇化建设又不同于其它的经济活动,必须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资源配置并重,把政府和市场两个积极性都充分调动起来。这方面,政府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制定好战略,二是编制并执行好规划,三是建设好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市场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要激发市场主体的投资热情。除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以外的绝大多数设施都要由市场主体来建设,在这个领域政府要少伸手。二是要培育产业体系。产业是城市聚集最重要的元素,产业体系的发展是城镇化发展的关键。在激发市场主体投资热情的同时,要着力培育产业体系,严格防止政府干预过多、伸手太长,妨碍市场发展。

(四)促进景区与城区的互动,解决好城市产业体系培育的问题。景区建设为城市建设增添动力,城镇建设为景区建设提供保障,这是未来张掖城镇化发展的鲜明特色。我们把景区建好了,来的游客多了,观光在景区,消费在城市,服务业也就发展起来了。城市基础设施搞好了,酒店、餐饮、娱乐等产业配套了,就可以为游客提供更好的环境和服务。各县区在景区建设中既要考虑通过景区来促进城区,又要考虑通过城区来服务景区,让城区建设为景区发展提供保障。要考虑景区与城区的功能互补、景区与城区的交通连接、景区与城区发展的相互促进,通过景区与城区的互动,把宜居宜游的产业发展起来。

(五)建立市民广泛参与机制,解决旧城改造征地难、拆迁难的问题。要加快城市发展,就必须加快老城区的改造,特别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对老城区的改造和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这是一项政治任务。而要将历史文化名城打造得丰满起来、生动起来,就必然涉及到征地拆迁。在这方面,国家的政策越来越严格,拆迁的难度越来越大,做群众工作的难度也越来越大。这就需要我们有效破解这一难题。一要树立最大限度保护群众合法利益的理念。我们建设历史文化名城根本目的是为了让老百姓生活得更幸福,因此在征地拆迁和城市建设时,要把保护群众的合法利益放在第一位。只有树立这样的理念,我们工作的安排部署、推进措施才能做得更好一些,矛盾才能更少一些。二要建立群众广泛参与的拆迁机制。城市拆迁改造对于大多数市民来讲是受益的,对拆迁户也是受益的,但要把拆迁工作做好,必须让广大群众特别是拆迁对象参与进来,实行政策公开、补偿标准公开、利益分配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同时,让群众自己教育自己,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降低拆迁中的矛盾对立,最大限度地实现和谐拆迁。三要加强对群众的思想教育工作。我们都说拆迁难,到底难在哪里?难在思想教育不到位,难在能做、愿意做深入细致的群众工作的干部太少,这是我们拆迁难的一个重要原因。道理讲不清、好处说不明,只是希望通过发一个公告来解决问题,工作方法单一,导致矛盾激化。要做好拆迁工作,我们的各级组织和干部要把做群众思想教育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做到以政策服人、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四要形成依法打击干扰城市建设违法行为的合力。城市拆迁改造中的难中之难是一些钉子户,是一些借城市拆迁改造之机敲国家竹杠、漫天要价、无理取闹的人。这些人的违法行为不仅影响市容市貌,影响了城市建设进程,而且也损害了绝大多数群众的根本利益。因此,我们既要有群众利益最大化的理念、有依法行政的作为,还要有依法处置违纪违法行为的手段和能力。在这方面最主要的是靠多部门联动,形成强大合力,努力通过法律的手段切实解决征地拆迁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五、切实抓好今年的重点工作,确保新型城镇化建设开好头起好步

20xx年是中央提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开局之年,能否开好局、起好步,对今后的城镇化建设至关重要。今年要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以市区和县城为重点,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要切实加快滨河新区建设步伐,新区内已出让的土地,今年必须开工;出让两年以上未动工的土地要依法收回。要千方百计排除困难,年内确保建成市区热电联产集中供热工程和三水厂,满足新区发展需求。列入规划的7条道路今年要全面贯通。5个县城的集中供热、供水项目今年要全部完成。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要及时跟进,做到建成一片、配套一片,入住一片、服务一片。

(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要取得实质性进展。按照“历史为根、文化为魂、西部风貌、张掖特色”的历史文化名城定位,遵循渐进式、渗透式的建设模式,对文庙巷古民居、西来寺巷街区、盛世大唐文化街、西域大唐风情园、高总兵府周边、明粮仓等重点片区进行改造。加快重点节点建筑的风貌整治,启动钟鼓楼、大佛寺等重点文物周边建筑风貌改造工程,彰显历史文化名城特色。

(三)加快重点开发项目建设进度。要加快滨河新区中央商务区建设步伐。政府要制定强有力的监督措施,协调解决工程建设中的突出问题,督促开发商加快建设进度,确保绝大部分建筑年底前主体封顶,力争滨河新区核心区基本建成。加快建设高铁客运广场和公交客运枢纽,为高铁五月份联试联调、年底全线通车做好准备。相关县区、部门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快进度,确保各项工程按规划如期建成投入使用。各县新区建设和旧城改造要加快工作节奏,形成规模效应。要抢抓国家大规模实施棚户区改造的机遇,切实加大项目争引力度,全面完成今年的棚户区改造和保障性住房建设任务。

(四)规划建设一批不同格局、各具特色的“四化”新农村。最近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行动计划》,提出到20xx年,全省建成1000个以上的美丽乡村示范村,60%以上的村庄达到环境整洁,农民普遍住安全房、喝干净水、走平坦路的目标。要切实抓好这一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按照规划先行、因地制宜、有序推进、彰显特色的要求,启动新一轮50个“四化”新农村建设试点。所谓规划先行,就是必须制定科学可行的规划,严格按照规划建设,杜绝乱修乱建;所谓因地制宜,就是要根据当地实际,既要有楼房版,又要有平房版,既要有新村子,又要有在老村子基础上改造建成的示范村,坚决杜绝“一窝蜂”建楼房;所谓有序推进,就是要先搞公路沿线和景区周边,由外到内,纵深推进;所谓彰显特色,就是要杜绝房屋千篇一律,充分体现当地特色。

(五)启动市区“一项攻坚、三项整治”行动。“一项攻坚”,就是要在市区开展违章建筑拆除攻坚行动。今年要围绕打造一批无瑕疵的精品街区这一工作重点,列出拆迁重点,把任务交到甘州区,甘州区要把任务细化落实到人。“三项整治”就是要开展以环境卫生为重点的市容整治、以退路还市为重点的市场整治、以亮化美化为重点的风貌整治。市容整治方面,要推行以环卫部门管理和专业队伍定时定点清扫保洁、沿街门店单位和市民门前“三包”(包卫生、包美化、包秩序)落实、公益性援助岗位及城市低保人员积极参与的城市环境卫生管理新机制,形成城市管理的强大合力。市场整治方面,要围绕退市还路,优先规划建设一批小市场,让经营者有市可进。风貌整治方面,要把城市亮化纳入规划管理,把亮化效果作为竣工验收的一项重要指标,打造流光溢彩的城市夜景。“一项攻坚、三项整治”行动由副市长余锋牵头,甘州区政府具体落实,春节前形成方案,年后付诸实施。

同志们,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建设宜居宜游宜业的现代美丽城市,工作任务十分繁重。希望大家切实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安排和部署,各负其责,各尽其职,为“建设丝路明珠金张掖、实现幸福美好家园梦”做出积极贡献。

城镇工作会议上演讲范文 篇6

市委市政府对城市创建工作历来非常重视,连续多年采取各项措施持续推进,取得的成效有目共睹。这次会议徐启方市长本来要到会并讲话,但因要在北京推介我们的富硒茶,就委托我给大家讲讲要求。今天已经是5 月24 日了,这项事关全局、市县联创、部门联动的综合性工作不能再向后拖了,我们召集市区县150多位同志在此总结安排全市城市创建工作,主要任务是围绕全市城市创建工作总体部署,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任务、细化责任,强化措施、狠抓落实,确保市县今年各项创建任务高效务实推进。刚才,隆敏同志从八个方面全面总结了近年来我市城市创建工作的主要成绩,从五个方面查找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对今年冲刺国家森林城市创建目标、巩固国卫成果和开展健康城市创建、突出抓好市容环境综合整治三项工作,以及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城市创建作了安排部署,讲得很到位,我完全同意,大家要认真落实。下面,我就如何紧扣“立下愚公志,实现新跨越”主题,在新的起点上推动城市创建工作取得新成效讲三点意见。

去年以来,在全市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坚持“民生城建、双创总揽”理念和发扬“迎难而上、锲而不舍、团结协作、奋勇争先”的双创精神,持续推进城市创建工作,终于通过了国家卫生城市创建验收,被全国爱卫会授予了国家卫生城市荣誉称号。同时,持续推进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各项工作,目前主要指标基本达到创森迎验的要求。去年,又适时启动了健康城市建设工作,系列健康城市创建活动正在有序展开。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各级各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共同努力;得益于“三严三实”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持续激发了广大干部群众“造福安康、建设安康”的进取精神;得益于各级各部门发扬改革创新精神,不断探索、丰富、拓展创建方式、内容和领域。所以在这里,我代表市委市政府、代表创建领导小组对各级各部门的领导、对大家多年的辛勤付出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当前城市创建工作还存在不少不容忽视的问题,刚才隆敏同志总结分析了五条,领导重视程度有所减弱,市容环境秩序管理力度有所滑坡,行业达标成果难以巩固,健康城市建设氛围不浓,森林城市创建工作存在薄弱环节等等。尤其是创建力度整体减弱、市容环境反弹滑坡、城市管理重点工作推进乏力等问题凸现。为什么会存在这些问题?我们应当深入分析根源,找到问题的成因。从客观上讲,与其他发达地市相比,我们安康经济基础较差,城市硬件建设欠账比较多,各项创建的底子比较薄,这需要一两个五年计划的追赶,需要不断加大投入,才能补齐短板,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我们必须面对现实,必须更多地从主观上找原因。我认为,一是各级干部对创建工作的认识不够到位。不忘初心方能行远,我们为什么要搞各项创建,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给广大人民群众创造更加干净舒适、美好文明的生活环境和工作条件,这样的目标要求就注定了创建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达到省级或者国家级某一项验收要求只是对我们阶段性工作成效的一次肯定,不是我们要追求的终极目标。仅仅是我们的国家卫生城市,历经九年创建,费时费力,几乎是十年磨一剑,各级领导和部门、县区的同志们肯定是付出了很多超常努力。达到一个阶段目标后总想停下来歇一歇,这是人之常情,但总的讲还是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出现疲倦心态和厌倦情绪,说到底还是对创建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长期性、反复性、紧迫性认识不够高,把创建认为是打歼灭战的阶段目标,缺乏久久为功的思想自觉,工作上也就难以持久。二是被动拖沓的工作作风难以适应创建工作的要求。在创建过程中出现力量减弱、问题反弹、推进乏力等问题,是各地都难以彻底解决的普遍难题,不是我们安康干部独有的问题。但是我们不少县区、部门干部却比发展较快地区干部更容易满足于已有成绩,满足于目前的工作水平,纵向比得多,横向比得少,刚有成效就沾沾自喜,出现反弹又懒得下茬,顽症不敢用猛药,重病不愿动手术,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有些领导习惯于表硬态,对上级对媒体都敢说大话,但对问题不去深入研究,不愿下苦功夫、打硬仗,导致不少问题久拖不决,往往错失工作良机。有不少干部不敢直面问题,说话躲躲闪闪,遇到难事躲着走,糊里糊涂混日子,过了初一盼十五,能拖一天是一天,缺乏抓落实的狠劲和韧劲,导致一些专项治理浮在面上,一些检查考核往往都是被动应付。还有部门之间的协调联动跟不上,对已经明确的任务不主动去推进,对互相配合的任务先看别人干什么,很少主动去担当,工作推诿、相互等靠,行动迟缓,严重影响了创建工作落实和高效推进。工作作风上的拖沓、被动根本不适应追赶超越和城市创建的要求。三是市民文明行为养成需要持续用力。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大量的农民还会以每年百分之一到二的速度变为城市人口,我们的中心城市与三十年前相比已经扩大了几倍,按照规划今后还要达到60 万人左右。要让长期闲散惯了的农民养成我们规定的城市生活习惯谈何容易,就如同古人讲的“久居鲍肆不闻其臭”,不少人对一些不文明的陈规陋习已经见怪不怪,创建就是要和落后的陋习做反复、长久的斗争。比如乱闯红灯、不愿排队、乱扔垃圾、乱贴乱画、乱摆摊点、随意损毁公共设施等城市乱象尽管反复治理但还反复出现,加上我们的配套服务设施建设还跟不上城镇人口聚集的需要,比如公共厕所少,又难全天候开放;停车位置不足,又难得到有效管理;老城道路比较窄,人车混行难分流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综合施治,各司其职,既要长期坚持抓正面教育,更要不断开展专项治理,依法规范各种行为。面对全市追赶超越的大好环境和严峻的创建形势,我们必须坚决克服松懈厌战情绪,再鼓干劲,再添措施,以更大的信心和决心,持续有力地推进城市创建工作,保持和巩固多年来之不易的创建成果。

一、以城市工作会议精神为引领,坚持不懈做好城市创建工作

去年以来,中、省相继召开城市工作会议,中央下发了《关于深入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改进城市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和《关于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若干意见》,从政策层面明确了新形势下做好城市管理和创建工作的若干重大问题,指出了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城市病疑难问题、棘手问题和瓶颈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解决方法,这对我们如何规划好、建设好、管理好城市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我们必须牢固树立抓创建、抓城管就是抓发展、抓转型、抓民生的理念,把各种创建融于追赶超越、绿色崛起的目标之中,营造多城联创的工作氛围。各级各部门要把学习贯彻中、省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央关于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系列文件作为一项紧迫任务,真正学以致用,落实到城市创建的具体实践中去,让城市因创建变得更加美好,让市民因创建而变得更加幸福。

二、以问题为导向,不断提升城市创建工作水平

一轮又一轮的城市创建,让我们对城市创建工作的理念更加丰富,方式更加多样,问题导向更精准,更让我们看到:我们安康的城市功能仍需不断完善,城市管理能力亟待提高,市民文明素养急需持续提升,满足群众的期望还需我们不懈的努力。去年12 月,市上召开了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总结表彰大会,发出了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冲刺迎验的号令,又同时启动了建设健康城市工作,这三项创建工作任务已经明确,我们必须不折不扣地完成。各级各部门要紧紧围绕巩固国卫提升、创森迎验冲刺、建设健康城市的重点抓手和薄弱环节,凝神聚力、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把新一轮创建工作引向深入。

1.坚持以人为本、城建为民,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抓紧启动和推进民生城建重点项目,进一步提升城市承载功能,创造城市新亮点,展示安康新形象。核心区是一江两岸,要让我们的城市会客厅能吸引外地人来安康旅游、购房,未来要把一些地标性工程往这里布局。一是大力实施彰显城市品味的标志工程。 重点抓好江南公交总站、汉江大剧院、天贸城、金州路商务区、诚鹏机电城等重点工程建设,全面推进安康高新区、恒口示范经济产业园建设,打造城市“新地标”、做优城市“新商圈”、积极培育城市经济“中心轴”,努力把安康江南中心城区和高新区打造成集行政办公、科教文体、商贸物流、舒适人居于一体的现代化城区。二是大力实施提升城市功能的配套工程。重中之重是加快构筑“三横两纵”示范街区和“两环五线”的内外交通体系,尽快勾勒出布局合理、板块清晰、纵横交错的城市道路骨架,让道路畅通成为拉开城市框架、推动城市建设、早出形象的强大引擎。同时,高层次打造绿带、绿地、绿景,重点抓好滨江三期、江滩三期、西郊公园、新罗寺公园、西坝防洪堤绿化等城市绿化工程,包括对一些单位家属区要进行见缝插绿,加快形成中心城区绿色环抱的格局。三是大力实施改善人居环境的民生工程。按照“突出核心、重心北移、提升江南”的战略要求和“四个城建”项目布局,重点做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六小行业改造提升,扎实推进城市“里子”工程,实现背街小巷、城中村、城乡结合部常态管理和老旧小区物业规范化管理,加大旧城改造力度,实施城区东西二坝、黄沟、东南、西南、高井、长春、董家沟片区棚户区改造,一江两岸的棚户区改造一定要把安康的特色做出来。切实抓好城市停车场和全市立体公共交通设施建设,最大限度缓解交通拥堵和停车难题。要在中心城区尽早规划新增停车泊位1000 个,力争今年年底投入使用。对申报建立立体停车场的小区、机关事业单位,相关部门要简化审批程序,开放绿色通道,抓紧推动实施。

2.坚持综合施治,强力整治,巩固提升市容环境。环境卫生水平直接体现着一个城市的综合管理水平。城市发展三分在建设,七分在管理,管理出形象,管理出声誉,管理出效益。我们要把市容环境综合整治贯穿于创建始终,按照依法管理、科学管理、长效管理的要求,强力开展交通秩序、生活垃圾、占道经营、非法广告、宠物管理、违规燃放烟花爆竹等专项整治,从“善建”向“善治”转变,努力营造适宜创业发展和生活居住的城市环境。第16 届中国安康汉江龙舟节即将来临,节庆期间全市有很多重大活动,市双创指挥部下发了《中心城区市容环境综合整治方案》、《交通秩序专项整治方案》和《加快推进“三横两纵”示范街创建方案》,各级各部门要对照方案要求和赋予的任务,抓好整治工作落实,确保龙舟节期间市容环境整洁和各项秩序顺畅。

3.坚持紧扣标准,补齐短板,全力抓好各项创建工作。一是国卫巩固提升要有新突破。树立连续作战的思想,紧紧围绕“抓整改、促提升、防反弹、建机制”这条主线,常抓不懈,推进城市创建和城市管理标准化、精细化、常态化,巩固提升创卫成果,确保创卫真正经得起时间、群众和历史检验。要在市区一体化城市管理上整合、创新,下一步要深入研究,机制完善了才能提升城市管理标准化、精细化。二是创森冲刺迎验要有硬措施。各级各部门要对照标准和任务,细化责任措施,补齐工作短板,把创森重点项目硬软件工作抓细抓实抓到位,做到点上靓、面上实。要迅速启动第三方评估工作,制作创森专题片,完善重点部门档案资料,抓好冲刺迎验各项准备工作,确保8 月份省级复查、10月份国家验收顺利过关。三是健康城市建设要有新举措。要针对城市健康指数不够、市民健康意识不浓、绿色出行倡导不足、全民健身全民控烟参与度低、不良的饮食习惯、慢性疾病管理干预不足等问题,加快推进健康城市“五大体系”建设和健康细胞工程,全面完成环江10 公里自行车道、高新区和香溪洞健康小屋、健康步道建设任务。开展健康、文明知识培训,常态化开展文明宣传活动,广泛推行“我参与、我提升、我健康”的行为规范和意识,让健康的生活方式真正流行起来。四是省级文明城市创建要有新成果。市民素质既是城市发展的基石,也决定城市发展的后劲。一个城市只有现代化的硬件,没有与之相适应的市民素质,这个城市的现代化只能是低层次的,充其量也只是缺乏文化支撑的“暴发户”。提升市民素质是循序渐进、日积月累的过程,我们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健康文明市民培养有机结合起来,针对我们在工作生活中的不文明行为开展有效教育引导和整治。依托社区、村庄,发挥群团、社团、协会等组织和志愿者的作用,针对不同群体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制定培训计划,多层次、多形式开展健康、文明方面的培训,开展一些文化研讨、文化沙龙活动,细化一些文明公约、乡规民约,推进文明宣传和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强化实践培养、行为养成和习惯规范。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把安康发展当作分内的事,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从当下做起,把“个个是环境、人人是形象”变成一种自觉,让安康成为投资的洼地、创业的平台和温馨的家园,让安康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魅力城市。

三、以落实为根本,加强对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再好的规划和设计,没有落实都是空中楼阁和纸上谈兵。面对复杂的创建任务和严峻的创建形势,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为了人民满意,希望大家一定要有寝食难安、如履薄冰的紧迫感,一定要有时不我待、快马加鞭的赶超意识,对照要求,挂图作战,高效运转,务求必胜,不达目标不收兵。一要思想高度重视。把创建工作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一把手必须亲自上手,切实负起第一责任,紧扣标准部署工作,围绕标准靠前指挥,靠前决策,靠前协调, 层层落实责任,限时完成任务,以强有力的落实保证创建目标的全面实现。二要营造浓厚氛围。坚持舆论宣传、社会宣传、培训 教育多管齐下,电视、报纸、广播、手机台、政府网站都要拿出详实的宣传计划,开辟创建宣传专栏或专题,精心选题,全力营造城市创建热浪涌动的舆论声势,切实提升群众的认同感和参与度,让城市创建的各项工作成为广大干部群众的自觉行为。及时总结和宣扬城市创建、城市管理的先进典型,对影响和妨碍创建工作进展的突出问题和反面教材要敢于曝光。三要严格督查问效。市委、市政府仍然把创建作为“一把手”工程列入了领导干部任期目标责任制和单位目标责任制考核,作为考核各级领导干部政绩和各单位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继续坚持过去在双创中形成的一套行之有效的考核问责办法,市县区创建办要加大组织推进力度,加强统筹指挥协调,积极采取督办单、督查通报、领导批办、媒体曝光等多种行之有效的方式,确保把创建工作任务落到实处。四是加强创建工作力量。各级创建办要按照机构不散、人员不减的要求,继续按照“硬抽人、抽硬人”的原则,充实各级创建办工作力量。要进一步加强创建干部队伍建设,努力打造一支想干事、敢干事、能干成事的创建干部队伍。

同志们,巩固提升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国家森林城市冲刺迎验和建设健康城市事关安康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事关全市人民群众福祉。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铭记历史使命,不负人民厚望,以豪迈的气概、必胜的信心、创新的举措、过硬的作风,奋力推动安康创建工作迈上新台阶,为建设美丽富裕新安康做出新的贡献!